文/吴荣
“我出生的时候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如同初春的樱花般连续下了一周。大雪过后,我的父母都走了……后来我就干起了拾荒的行当。”这是湖北工业大学大三女生汝琛创作的长篇小说《拾爱不昧》的开头一段。
小说2月4日在网络发布以来,点击率已超过42万次。“文学创作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我希望有生之年能一直续写下去。”汝琛说。
(来源:荆楚网)
http://s1/middle/7c1ed049gbc6a4967f510&690
据报道,汝琛写了30万字小说在网络迅速蹿红,点击率超42万。对于能够在网络中迅速蹿红的人和事,无非是那些事那些人确实有特殊之处引人眼球。其中不乏故意出位以博来众人关注而求名求利的,那些行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立独行”,真正的“特立独行”是促进社会向良性发展的,像贞操女神那种在社会里拿着处女证据到处唱高调,明显就是炒作,除了引起人们一阵的围观,随后一阵的质疑,对社会能有什么进步呢?汝琛之所以能够在网络蹿红,靠的是她一直在努力的结果。她努力地写小说,试图通过小说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给人励志的动力,这样的愿望是利于她的成长与社会进步的。
她的成功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同为在校大学生或者同龄人,以下的三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一,成功必须得去努力,去付出。当身边同龄人都在玩游戏、看漫画时,汝琛却熟读各种外国文学作品。在写作《拾爱不昧》前,她就阅读了近200部网络小说,从文笔开始,构思自己小说的故事。在这里引述一下胡适,胡适是精神超强的工作狂,他奋力追求成功,以获得地位和赞赏;他具有竞争性,自认为这是一种友爱的挑战;无论处在何种场合,总是把目标锁定在成功之上。胡适就是一位时时刻刻都在实践的奋斗者,为了目标不断进取。胡适也好,汝琛也罢,两者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孜孜不倦努力着。善于知道在现实中脚踏实地,一滴一滴付出,那么总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二,成功需要不抱怨生活的观念和不断奋斗的精神。汝琛告诉记者,《拾爱不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常年在学校宿舍楼下捡破烂的老奶奶。“她年纪很大了,但每次捡拾完东西总会把周围清理干净。虽然总是面无表情也很少说话,但我觉得她身上的品质令人感动。”正是受到老奶奶的不抱怨、乐观进取精神的影响,她更乐于创作,享受其中的趣味。保持良好的心态,所努力的事情才会向好的结果发展。
第三,成功需要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汝琛把自己的小说定位为励志类,希望能够带给读者一点思考和启示。在她成功的同时,也影响社会部分人积极地去思考,这样的努力方向就显得特别地有意义。而联想到最近一些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自杀式”毕业照闹剧,部分中学生的开房行为等等,真是觉得没有任何意思,为什么不去多做点务实的,对自己对他人有意义的事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