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粮食金融危机农业饥饿财经 |
分类: 热点时评 |
粮食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自然平衡与人为平衡博弈的一个典型例子。当粮食供给多了的时候,其人为定价就低了;当供给少的时候,则人为定价高些,二者使粮食被限制在紧平衡的状态。人们对这个现状总是不满意,企图改变这个紧平衡,比如提高价格、增加生产,但是当增加到一定量的时候,市场出现一定的剩余,则价格降低,影响人们的加大生产;当粮食生产太少的时候。出现的情况是饥荒,于是人们又增加生产。
历史上大自然给人类提供的这个紧平衡是一个最好的方程式。有统计学家统计,历史上真正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短缺只有5%左右,更多是人为的短缺,是分配不公加剧的短缺。分配不公造成的短缺大于自然供给的短缺。
自然也有分配不公的时候,那就是地域上和时间上分配不均的时候;人为分配不公则多体现在购买力上的不公,既包括购买能力,也包括储备能力,还包括多样性的粮食结构。
一般来讲,只要世界粮食的储存量是正常年份产量的大约20%,那意味着粮食储备基本上可以解决时间上分配不公的问题。如果把其中的5%拿来作救济粮,那基本上就可以消灭饥饿和死亡。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有的国家根本就不能够解决粮食自给自足,因为没有这个粮食生产条件。国际联合就成为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基本的前提就是以上两个标准。其实这两个标准也可以列为世界货币的义务与责任。如果这个世界货币是某一个主权国家的货币,那则由该国承担,如果是完全意义上的世界份额货币,则由各国根据自己的份额来承担。
2009年7月初在意大利闭幕的G8峰会所通过的《拉奎拉粮食问题共同声明》,分析说目前的粮食危机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据FAO的数据显示,全球粮食储备在2008年只有4.05亿吨,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准,仅够全球人食用8—12周。而从2009年的情况分析,美国农业部的报告认为,2009年世界谷物产量可达到22.16亿吨,而在需求量可能达到21.76亿吨的情况下,供大于需只有4 000万吨。
第二,粮食价格滞留于高位。据OECD和粮农组织联合发布的《2009年—2018年农业展望》报告,粮价总体水准目前远高于十年平均水准,一些粮食的价格比1998—2008年的水准高出了1倍。粮农组织还预测,未来十年间,除牛肉和猪肉外,农产品价格仍将高于1997—2006年的平均价格水准。
第三,饥饿人口有增无减。据联合国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全球每天忍受饥饿的人数将达到10.2亿人,扭转了过去40年中饥饿人口持续减少的趋势。
粮食专家们分析其原因为:
第一,流动性紧缩抑制粮食生产的资金需求。第二,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抑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如在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农民结束连续五年的耕地扩张,将耕地面积减少700万英亩,创下20年以来最大降幅。第三,投机资本可能搅浑粮食市场。为了缓解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降低货币利率,投放大量的流动性货币,各种货币竞相贬值,资本回报率降低;加之全球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低迷不振状态,国际投机资本就将进攻的目标转向了包括粮食在内的商品期货上。
当然目前的粮食问题与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主义分不开,主要表现在:
第一,农业补贴。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每年为本国农民提供高达3 000亿美元的补贴,扭曲了农产品贸易的价格。第二,贸易限制。为了保证本国的粮食供应,从2007年以来,阿根廷、乌克兰、印度等国政府先后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第三,生物加工。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国美国,如今占产量五分之一以上的玉米用于加工乙醇燃料,今后几年美国玉米产量的三分之一将用于乙醇生产。第四,海外屯田。日本、韩国、印度及中东国家等近年来大举在海外购买耕地种粮。“海外屯田”虽然有助于增加本国的粮食供应,但极有可能导致当地土地等资源价格的上涨,进而推动粮价的上涨。
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制定一个全球性的应对方案,建议如下:
第一,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目前世界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国提高产量仍有很大潜力,比如有“粮仓”之称的乌克兰,目前的粮食单产还不到美国的一半,拥有大量耕地的俄罗斯粮食单产甚至更低,而巴西还有4亿多公顷可耕地尚未开发。
第二,塑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国集团应当大幅削减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以欧盟、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农产品自给国集团必须大量削让关税和配额限制,而发展中国家也应当尽可能地降低市场淮入的门槛。
第三,联合国可建立一个全球性粮库,履行“世界粮食银行”职能,并制定“特别借粮权”,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应对粮食危机。
第四,世界贸易组织可获得撤销相关国家粮食贸易限制性规定的职权,经合组织负责制定全球性的生物燃料指南和保障措施,审查和评估相关国家发展生物质能的长期影响,并且指定相应的政策对其进行指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负责评估相关国家应对粮食危机的政策,加强对国际市场粮食产品及期货的分析和监督,建立对粮食投机行为的纠错机制和严惩规则。
2006到2007年,世界粮食库存下跌到不足4.5亿吨,约为消耗量的20%。现在则回升至5.2亿吨,即消耗量的23%。世界粮储虽已跌至1980年来最低水准,但仍稍高于18%的储存消费比率警戒线。
目前,世界人口为67亿,每年还有7.5亿新增人口。尽管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但由于惯性,直到2050年,总人口仍将保持上涨,而那时人口将达到90亿。据粮农组织预计,为与人口增长保持同步,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可用总量必须在2050年翻一番,相当于世界粮食产量增长70%。
详见我的新作《秀水街与华尔街的探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