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级品社上册全册教材分析及学生学情分析

(2015-09-11 10:40:34)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学设计2015--2016学年度

五年级品社上册全册教材分析及学生学情分析

     首案编写:贺荣

 本教材是《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的第五册,在教材的编写中注意把握和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注意教材内容和多种教学活动的争对性、生动性和时效性,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设计思路主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构建学习主体,力求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并为学生综合性学习其他课程提供有效支持。

本教材的设计和编写遵循综合课程的特点,主要是以主题构建教材的方式,从学生认识社会和品德形成的规律出发,从认识自我开始,逐步夸大到认识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的范围,努力做到点面结合,使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三个要素“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教材在设计中以单元为综合“主题”,每个单元即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内容,每个综合主题下,又有若干个内容彼此联系的小学习主题,每个小主题的学习时间大致需要1~3个课时。教材呈现的教与学内容只是提示学习活动的范例,教师可以依据本教材中一般只呈现探究性问题,力求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教材通过任务、情景、学习用的资料、学习中的一轮、学生学习笔记、日记等,将所学内容逐步呈现,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的共同参与为主,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教材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态度的养成、技能的获得和知识的积累。

本册教材注意与四年级教材相衔接,在学生对社会生活、家乡生活等内容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从“可爱的中国”入手,让学生认识社会的视野逐步扩大,从社区、家乡到祖国,体现了学习内容的螺旋式上升。本册教材安排了“可爱的中国”、“民族团结一家亲”、“丰富多彩的生活”三个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可爱的中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等进行初步的、总体的认识。在教材的编排上,一个单元的内容,很难呈现祖国面貌的全部,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将用几个单元逐步呈现。本单元从认识祖国的自然概况、疆域、自然、气候等入手,采取了一些主要的点,让学生对我国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的自然风光、古来的文明、名胜古迹,及我国的首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宝岛台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站到我国的领土不可侵犯,人们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有关祖国的内容,在第六册教材中将做进一步的学习。本单元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学生调查、参观和访问等活动,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感到做一个中国人无比的自豪,并通过学习,让学生愿意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教材编排了“我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古老的中华文明”、“我爱你中国”、“中国之最”五个主题内容。

第二单元“民族团结一家亲”。主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祖国境内生活着56个民族,文明国是一个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在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与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创造大家庭,少数民族在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与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通过对主要几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区域、;饮食特点和文化习俗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各民族之间要平等相待,以诚相待。教材编排了“多民族的大家庭”、“丰盛的民族饮食”、“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形式多样的住房”、“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团结和睦建设家园”六个主题内容。

第三单元“丰富多彩的生活”。本单元以认识、了解和应用传媒为主要内容。传媒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交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传媒是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信息来源。教学设计主要让学生从认识自己身边的传媒开始,了解传媒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一些传媒的应用和重要作用,体会书籍、广播、电视、网络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网络发展的特点以及带来的一些新问题等,通过认识现代传媒对人民和社会的印象,了解传媒的多重性。教材编排了“传媒与生活”、“网络连着我和你”、“获取有益的信息”三个主题内容。

学生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学期我所带的三个班五(3)、五(4)、五(5)班,是延续带下来的,经过四年级一年的教学相处,我和学生相互了解,对于各班的整体情况我比较熟悉。三个班的班容量都较大,每班都在75人以上。三个班的学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团结上进、活泼诚实,有较强的班级凝聚力,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但三个班学生又有细小的差别,三班的学生比较安稳,课堂上男同学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女生腼腆,不善言表。四班恰好相反,女生相对强势点,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写作业和考试成绩都明显高于男生,男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但缺少耐心,学习上比较浮躁,安不下心来,玩性大,成绩欠佳。五班的学生比较均匀,除个别学生之外,大多学生实力相当,拖后腿较少。针对各班的具体情况,本学期的教学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充分发挥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乐于学习这一门课程,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学习活动中去。对于弱势学生要给予帮助和关注,避免他们的消极情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