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被裹挟、防崩塌、求捡漏
(2016-01-26 19:53:16)
标签:
股票 |
2015年底,給客户朋友们写了一些总结,如下:
年末岁初,做个简要的总结和展望:被裹挟但可以有选择;警惕崩塌但不忘寻找优质资产。
回顾过去几年,我大致归纳了三字经:2013年----等风来;2014年----捡钱去;2015年----防踩踏。2016年会是什么呢?当下最深切的感受是“被裹挟”。
最大的裹挟莫过于数次降息后存款利息已经聊胜于无,最痛切的是房价扶摇直上;
其次的裹挟是那些曾经发誓不买股票却被2015年的股市狂飙吸引。
自大航海时代以后,每个个体都越来越受到更多更复杂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速度和程度在全球化时代愈演愈烈。除却空气和水污染无处可逃,每一个使用信用货币的现代人都被欧央行、美联储、中国央行的持续量宽所绑架。
明年依然会是水漫金山,利率长期维持在低位不奇怪。今天,大额存单和比较靠谱的理财产品还能有3%的年化收益率,未来会不会逐渐下降到2%以下?印钱的速度很快,优质资产的生成却很有限。
所以,2016年的首要任务是意识到外界的胁迫和裹挟,在压力下学会选择,学会说“不”。例如选择不参与各种高利贷、P2P、传销……这些貌似“暴利”的机会;选择不攀比(各种高消费、各种拼爹……);虽然利率一路下行,但不过度使用杠杆,因为债务是刚性的,资产却是弹性的;虽然新三板、创业板热火朝天,但看不懂的时候,选择旁观。
诚然,以一己之力,想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被滚滚洪流裹挟着往前冲。所以,往后的几年,心脏骤停、重要血管栓塞的情况极可能会发生。为此,管理当局也出台了熔断机制等措施,暂停交易,防止冲击波被急剧放大。回想2014年12月31日午夜,当新年的钟声快要敲响的时候,上海外滩发生了踩踏悲剧。而今年的12月21日,深圳光明新区发生坍塌事件。两场悲剧,监管疏导之失职难辞其咎。展望明年,新三板的分层、战略新兴板的成立、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的持续IPO、增发也会源源不断,2-3万亿的融资量并不奇怪。股票和房子最大的不同在于供应量可以无限大,且批量生产的速度可以以“日”为单位。既然管理层已经预备了急救措施,大家做好心理准备防崩塌吧。
2015年即将过去,我们有过绽放,也有过惊悸。虽然面对绑架,但我们有警醒,希望能有一颗平静的心,体察到暗流涌动,春江水暖。毕竟2016年仍然有最值得期待的憧憬,最具规模的大资金――养老金和被包装成理财产品的万能险都将呼啸而来……直至居民储蓄存款的池子逐渐见底。而真正稀缺且估值可接受的资产,尚存一些,等待我们耐心去寻找,去捡漏。
我们心怀感激、信心和期待,迎接2016。
以上是2015年底写给客户朋友们的。半个多月下来,崩塌从元月4日开始,至今未停止;裹挟更加严重:一方面汇率的波动牵动一二线城市众多中产人士的心,但却并没有更好的措施,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拥有大量海外资产,劳动收入仍然会是最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所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才是最最重要的。我们所有人都在一艘战船上。另外一方面,由于楼市的持续上涨且因为没有流动性而显得抗跌,又裹挟了相当一部分人(既有刚需,也有投机者)参与其中。楼市再次绑架和裹挟了所有人。
漫漫寒冬,要耐心,要谨守。想起一段诗文: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见,黑夜却如白昼发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