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2012-10-15 15:34:26)
标签:

杂谈

分类: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教学设计

买矿泉水

                                                    首案编写  桑涛涛

教学目标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能与同伴进行交流、比较、借鉴、沟通和反思,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计算技能。

2. 通过多媒体展现生活中“买饮料”的生活场景,加强连乘法与生活间的联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现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到生活的乐趣,学习的快乐。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运动会上学生大汗淋漓的场面以及老师为学生买饮料的画面。)

  师:看了这些录像,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及时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不能解决的存入问题银行,并引导学生提出连乘法问题。)

  (意图通过看真实的录像,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

  1.探索估算方法。

  (1)请你先估计一下,买两箱饮料大约需要多少钱?(学生先独立思考)

  (2)请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3)全班交流估算方法。

  (意图培养估算意识,探索不同的估算方法,经历解释估算的过程。)

  2.探索连乘法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索算法。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精确的计算结果,那该怎么办呢?

  (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算法)

  师:那就请你快来试一试,两箱饮料究竟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随时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来计算。)

  (意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用自己的方法试一试,提高独立计算能力,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同时也关注了个性差异,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小组内交流算法。

  师:你们自己解决得怎么样了?在小组内相互看一看,有什么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相互介绍、帮助、修改。)

  师: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自己交流后的感受。

  (意图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体会算法的不同。在小组交流中引导学生比较、借鉴、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3)展示多样算法。

  ①汇报全班算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每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小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②小组讨论全班算法。

  师:看了这么多算法,你有什么想法吗?请你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③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师:请各小组选代表说一说小组讨论的结果。

  (意图使所有学生的算法都能得到展示,让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不同的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针对不同算法进行交流,在学生指出错误算法并进行修改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连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独立尝试,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帮助张老师解决了“买饮料”中的数学问题,现在再给你一个机会,独立来解决一些问题。

  1.教材36页“试一试”中的1,2题。

  2.教材37页的第2题。

  (意图学生在自主的参与中,加深对连乘法计算顺序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我们每天都有很多的时间是在美丽的学校里度过的,那么每天和你一起生活在可爱的校园里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呢?请你估计一下。

  (意图将数学活动延伸到生活实际,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习惯,提高做数学的能力。)

五、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