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常常感觉教的很累,是学生不配合吗?还是我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后来我把整个教学过程仔细思考了一遍,有一个题目是这样的:3人做纸花,每人做15朵,送给幼儿园20朵,还剩多少朵?说了很多遍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可是总有几个孩子写成20-15=5(朵),这是二年级下的内容,可能是还是不太习惯两步计算,但最重要的原因我想孩子对题目的不理解,没有看清所给的条件,看见“还剩”就想到用减法了,至于条件,他们还停留在一步计算的水平,用大数去减小数就完了。所以我认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对题目,更重要的是交给孩子解题的钥匙,沥青解题思路,看清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而在这些解题的过程中,有个环节不容忽视,那就是认真的读题目。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很聪明,各个方面的教育渗透测都比较多,一旦孩子认为会了以后,就开始马虎做题了,总是认为解题嘛不就是那几步,更不需要老师的多讲解,你想让孩子们多说一说讲一讲,然后再按照你给的分析图或者是你自己的方式把解题的过程读出来,那可比登天还难,他们只顾这些,却不愿意说,更不愿意读,认为多读多讲没有必要,心里想的是方法我会就可以了,会不会说不重要。其实他不知道现在的解决实际问题还算是一些基础的比较简单的,到了以后,条件越来越多,题目越来越复杂,就不会那么容易看出解题思路了,必须要靠多读题,读懂题来解决。所以现在必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