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焰少将
徐焰少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73
  • 关注人气:10,3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午战争吹来觉醒的风

(2014-07-24 21:20:06)
标签:

军事

分类: 国际形势

甲午战争吹来觉醒的风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沈鹏


    核心提示:通过深入地研究当年中日两国军事较量所暴露出的我们民族的积弊,并认清日本民族的一些传统特点,可以更好地深化我国现代在各领域进行的改革。

 

http://s9/bmiddle/002gKsANzy6KHGoFKf618&690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研讨会上发言。

 

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少将 徐焰

 

    两个甲子过去,今年作为中国的甲午年,又正逢中日关系紧张,研究120年前的甲午战争形成一种热潮。从一方面看,甲午战争对中国是一场大灾难;从另一方面看,此次败绩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这个古国的觉醒和进步,这正是回顾历史时应掌握的两分法。
    第一,日转强、中衰弱,战前理念已确定结局。1894年甲午战争开始时,清王朝在日本面前已是一个腐朽的纸老虎,表面上有人口、经济总量、军队总数和部分武器的优势,实际上在国家的近代经济成分和军队的战术、技术和先进装备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
    第二,千年沉梦醒自甲午,民族崛起以日为师。在近代历史上,日本给中国带来最大的伤害,也带来最大的觉醒。甲午战争一败涂地后,先进的中国人才心悦诚服地向外学习,而且首先向日本学习。中国与日本为邻既是不幸又是幸运,抗日与学日相互交织,中华民族才走向了复兴。历史上的中强日弱,自甲午后变成日强中弱,目前又由“两强并立”转向中强日弱,这正是历经沧桑的人间正道!
    第三,注重“国民性”研究,明确本民族奋斗方向。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国以简单泛用的阶级分析法代替了民族性研究,如提到日本侵华便说只是统治者的责任,讲起中国战败也只骂腐朽的当政者无能,“人民”的一切总是好的。其实仔细研究一下甲午战争便可知道,日本民众绝大多数是狂热支持侵华的,中国不仅清廷无能,百姓也是萎靡不振。甲午战争的失败若从深层次分析,不仅慈禧太后、李鸿章和众多官员有责任,整个民族的传统病弱也充分暴露出来。正视和改变这些不良的基因,需要社会环境的整体改造。
    今天的中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变化,我们面对的日本乃至整个世界也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研究甲午战争史已不能再搞简单类比,而要探寻历史规律。通过深入地研究当年中日两国军事较量所暴露出的我们民族的积弊,并认清日本民族的一些传统特点,可以更好地深化我国现代在各领域进行的改革,这也是研究甲午战争史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