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焰少将
徐焰少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34
  • 关注人气:10,3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国航母》推出第二部,徐焰少将作序

(2012-09-19 08:48:13)
标签:

军事

分类: 新书介绍

《大国航母》推出第二部,徐焰少将作序

 

2012年03月16日   舒涵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6日电继《大国航母(第一部)》之后,著名航母专家、国防大学战役教研部副教授、军事学博士房兵上校日前再次推出力作《大国航母(第二部)》。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徐焰少将为本书作序。

据介绍,该书由北京时代华语股份有限公司策划推出,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大国航母(第一部)》中,房兵主要讲述了二战后世界各国航母发展的不同道路、各国航母在战后局部战争中的实战运用、经历了战火考验后的大国航母之路因何最终走向殊途同归。

而在《大国航母(第二部)》中,房兵将关注的目光推移到了二战之前,主要介绍了航母起源和早期发展,美英日等海军大国在航母发展过程中的博弈、二战中主要航母大国之间波澜壮阔的航母大海战,以及各国在发展航母、取得的重大成功以及经受的重大挫折。更加突出了航母在现代海空大战中的实战运用,更翔实、更具体地解答了为什么说航空母舰是海上的移动堡垒?在现代战争的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海战中第一利器的航空母舰又经历了哪些风雨变幻?再次强调了为什么大国都拥有航母,拥有航母的大国不出意外都能成为世界性强国的历史命题,披露了航母决定大国兴衰的重大历史规律,以及如何从航母发展历史中获得有益的借鉴,寻求航母强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的历史课题。

在语言上,《大国航母(第二部)》延续了第一部的口语化风格,力求避免使用专业术语,配以大量的历史图片,用更形象、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再次阐释了从“竞技神”号水上飞机母舰到“百眼巨人”号和“鹰”号,航母的诞生和完善经历了怎样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作为未来“海上霸主”的航母为什么在“一战”中备受冷遇?日德兰海战本可以左右战局的航母为何无用武之地?空袭库克斯港,空袭塔兰托港,空袭珍珠港,从“处女战”到攻势如虹,舰港大战竟如此相似,航母如何以其多波次的空中袭击制胜海洋?从“奥斯特弗里斯兰”号到“大和”号,在与“巨舰大炮”的历次对决中,航母怎样逐步奠定了自己海洋霸主的地位?从首战珊瑚海、决战中途岛,到对决莱特湾,美国和日本之间展开了怎样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航母大海战?世界航母发展已经百年,处在风云变幻的21世纪,世界各主要大国、强国的航母之路将向何处去?

房兵指出,世界航母发展百年,中国航母成功试水,在发展航母的道路上,中国终于迈出了从无到有的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寄托了多少国人的美好愿望与追求,这一步对中国、对世界都与这非凡的意义,正如同书中所说的。航空母舰是大国利器,是兴衰的标志,没有航母,何以成大国?希望《大国航母(第二部)》能激发更多国人的航母情结,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航母,特别是中国航母!

(作者:舒涵)

 

                序 言


    有关航空母舰的话题,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众多关注国防的人更为之倾心。不过有关航空母舰的知识,人们究竟知道多少?不少人将这件事想得很简单,似乎只是一个“钱”的问题。其实,航空母舰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人们需要充分认识它的复杂性,读一下有关书籍非常必要,国防大学房兵副教授所写的这部书,就是了解航母的一部很生动的读物。

    了解海军舰船和航空知识的人都知道,航空母舰是一个聚集了航海、航空高科技的综合战术平台,建造它要比造同吨位的运货商船复杂得多,有效使用更是难而又难。2011 年是航空母舰问世百年,回顾人类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航空母舰后,海战由平面发展到立体,没有空中掩护的舰艇已显得十分脆弱。“一战”结束后,世界各海军强国由只重视战列舰而转向重视航空母舰。

    早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军费投入的半数以上便用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不愿再打地面战,而要用空中优势(后来又有天基优势)来扬长避短。1991 年的海湾战争、1999 年的科索沃战争、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以及今年以来的利比亚战争,对世界上有军事知识的人无疑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理震撼,空中绝对优势导致了攻防双方一边倒的彻底失衡,形成了“地面问题空中解决”的态势。庞大而无头顶掩护的陆军简直成了活靶子,现代空军成了战争胜负的决定者!同样,未来的海上问题,也需要从空中解决,远洋海军不能没有头顶上的支援,航空母舰恰恰又是远洋海军解决空中支援所必不可少的!

    未来的陆战、海战都会向立体化发展。纵观“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在核力量威慑下已难以再打全面大战,进行局部战争的“首战之军”便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当前全球范围内每年几百亿美元的武器销售中,占总额一半的项目就是战机,“无空防便无国防”已成为世界共识。同样,当一个国家的国防范围扩大到远洋时,解决空中防御问题更要靠航空母舰。

    一百年来的战争史证明,技术先进的陆军和落后的陆军尚可对等作战,技术先进的航空兵和技术落后的航空兵却几乎无法交锋。陆战交锋存在技术差仍胜负难料,是因为陆地有复杂地形地物可迟滞困扰对手,还有群众支援掩护能发挥巨大作用。

    然而,空战中的技术差却对落后一方具有致命性,这是因为“空中无群众”,一望无际的天际也没有铁丝网、堑壕和山峦叠障可以阻碍敌人。同样,在辽阔无际的海面上,居高临下的飞机对水面舰艇乃至潜艇也具有绝对优势,“制空权便是制海权”。没有空中掩护的海军就难以出海,没有航空母舰的海军也就不可能成为远洋海军。

    当今的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却还不是科技创新大国。今后,中国必须改变以低档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实现以高科技产品为主的新一轮升级,这样航空工业才能夯实全面腾飞的基础,并能体现在其同远洋作战能力的结合体──航空母舰的发展方面。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人们呼唤强大的中国航空兵,中国航空母舰的发展也必将不负国人的厚望。

    房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中,属于中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他写的这部书,史料翔实,图文并茂。希望读者们能喜欢此书。

    以上,也是我这个从军四十多年,如今还在为国防建设努力的军人的一点希望。

 

少将徐焰

2011 年 8月 1日·建军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