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之生活日记(13)

封城之生活日记(13)
2022年1月14日
常有朋友问我说,每天早上,都能从你手机的微信运动中看到你不俗的走路记录,你怎么那么能坚持?
没错。毫不夸张地说,掐指算算,坚持晨练,已有数十年之久了。说起这个来,那必须要感谢我们生活圈里自发形成的那支晨练小团队。正是在大家的共同携手下,才得以坚持这么久。习惯成自然,多年来,无论酷暑严寒,风霜雪雨,白昼黑夜,只要到清晨6点,大伙儿必会准时汇聚在健步道上。久而久之,这支行走的队伍嫣然都成了小区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了。它同时也成了我们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哪天没走,那准会导致全天的浑身不自在。
我们是一支强身健体的行走团队,同时还是一个能一起聊天的快乐沙龙。为了消除走路的单调和寂寞,只要一走到健步道上,大伙儿就会打开各自的“话匣子”,把发生在自己身上或道听途说的大事小情统统拿出来抖落,尤其搞笑幽默的段子最受欢迎。仔细想想,我们每天一睁眼,就在欢声笑语中一起徒步聊天,既锻炼了身体,又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好心境,岂不两全其美。或许,正因为如此吧,我们这支队伍一直坚持了数十年都不散场。
直到这次疫情来了,全城被封了,我们才不得不被迫停下行走的脚步。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我们被“关”了近一个月之后,终于迎来了部分小区的解禁,我们小区赫然其中。自然,我们晨练的团队也就迅速集聚,迅速行走起来。
要说解封后的第一次出门晨练,总感觉跟以前有些不一样,是多了几分寂静?还是多了点寒冷?特别是被黑暗笼罩着的早晨,路两边的LED灯,像利剑似的闪白擦擦的光,直让人心生恐慌。这大概跟当下的处境有关吧。然而,当我们这些走伴儿们聚到一块时,心情便就随之松快了。
我们这一支队伍,本来就以爱说笑爱聊天见长,眼下久别重逢,自然每个人就更有一肚子话要说了。就这样,大伙开始边走边争先恐后地讲起来。而我,主要任务是倾听。然而,我很快就被大伙儿所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同时还让我不禁感叹,这么生动而又充满人性美的故事竟发生在我的身边。
地球人都知道,在这次封城中,当我们全城上下抗议情绪正浓之时,一个不留神,竟被自媒体、键盘侠、段子手、小粉红们给狠狠地网暴了!于是,一座伟大的历史文化古都,一时间被孽为令人不齿的“废都”。
我边听边想,为什么,这么鲜活、生动、感人的故事,那些大咖们为什么视而不见?却偏要捕风捉影地捏造,从而制造事端呢?我坚信,越是特殊时期,生动的故事越是比比皆是。
好吧,人各有志,既然如此,就让我来把其中一个故事敲出来给大家看,好故事就本该分享给大伙儿。
没有被封闭过的人或许不知道,二十多天足不出户,确实憋屈,可感到最憋屈最难熬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为此,凡是家中有小神兽的,家长们可以说,为此动足了脑子,使尽了解数。该故事的主人公小齐一家就是如此,他们为了取悦于上幼儿园的儿子,在家里自制了秋千、单杠、滑梯、游泳场,过山车等,总之,只要神兽不闹人,玩开心,小齐夫妇就在所不辞。
玩具上多了,孩子们玩嗨了,有时也会翻车的。话说某一天,刚还看着儿子扒在单杠上玩的开心,怎么突然就“啊”的一声惨叫起来?小齐两口子赶紧跑过来,只见孩子只顾哇哇大哭。很快,家长发现,孩子胳膊不能动弹了,哭的脑门儿上都沁出汗来,是骨折了?脱臼了?还是怎么了?封闭在家的小齐夫妇急了,他们顾不上别的了,一个给小区物业打电话,一个抱上孩子往车库跑。
特殊时期不比平常,无论出门还是去医院,都是有很多禁忌的。然而,在这件事上,我们小区物业得知此情况后非常配合,他们及时上报后,边迅速按照封城出门须知走完流程,及时放他们出门。
小齐夫妇加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开车来到就近的一家医院。十万火急的他们,却在医院门口遭到了保安的阻拦。保安要求他们出示绿马和48小时核酸。夫妻俩上前说明情况,我们小区已经划为“无疫小区”,已两天不做核酸了,所以,无法提供48小时核酸,恳请他们特事特办。夫妻俩苦苦哀求,保安就是不抬杆儿,现场出现了焦灼般地僵持。
看着哇哇大哭的孩子,小齐把心一横,一个健步从车上跳下来,抱起孩子便向医院大楼冲去,孩儿妈紧跟其后。保安见状大声喊:“嗨,你们不能进去,你没有48小时核酸证明!”
那一刻,看着保安只是大声喊,却没有向前追的举动,人们全明白了。人啊,可塑性真大,在特殊的环境中,普通的保安也是能成为一名好演员的。
然而,在医院里闯关,可不只有一道关卡。可小齐已全然不顾了,他们一路突破各道关卡,穿越各道“封锁线”,直冲骨科诊室。
小齐抱着孩子来到骨科诊室,上气不接下气地向医生祈求:“大夫,快,求你救救我娃,娃快疼死了……”
大夫见状,忙起身,他先让家长平静,再让其复述孩子出事的经过。听完后,大夫平静地把哭成泪人的孩子接过来,放在凳子上,用手抚摸孩子不能动的胳膊,之后开始从下至上一点一点地捋,只见大夫在孩子的肩关节处巧妙又快速地做了个提拉动作,顿时,孩子的哭声便戛然而止了。之后,大夫又像变魔术一般,摸出一个棒棒糖送到孩子跟前,小孩毫不犹豫地抬起了受伤的胳膊,用手抓住了那颗棒棒糖。甚至在接过糖后还破涕而笑了,
此刻,站在孩子身后的孩子父母却已是泪流满面了,他们看着大夫,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孩子妈说:“大夫,真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我们此刻的心情。我儿子命真好,碰上了你这位好医生。就在刚才,看儿子难受的样子,我都不想活了。”
孩子爸说:“是啊,我们这一路是闯关闯进来的,我当时就想,你要是也向我要核酸报告,我就一头给你磕这儿了不起了……”
说罢,孩子父母双手合十,使劲给医生鞠躬致谢。
医生说和善又友好地说:“呵呵,你们不说我都忘了,核酸证明,这个是硬规定,你们赶紧下去办手续,补个号,再把核酸做了,之后一块拿过来。”
这个故事到这就算讲完了,你们听了有啥感想?是不是感到很感动,很温暖?
咱们可以捋顺一下,给孩子看病的这个过程,正好形成了一条有人链接起来的完整的关系链,而这个链条的每一个节点都向外散发着温暖、善良、真爱等能力。从起点小区的物业、到医院的门卫、大楼里的保安、直到骨科的医生。在这链条上,大凡有一个人作梗。都会毁掉这个链条,那孩子都不可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后果怎样不堪设想,至少延长孩子和这一家人的痛苦是肯定的。然而,正是这条用温暖爱心链接的链条,才让孩子尽快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而我,正是从这个链条中,看到了我们中国普通老百姓蕴藏于内的厚厚的真善美的底色,这也正是我为止感动和自豪之所在。
不可回避,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医患之间是存在一定矛盾的,这就好比舌头和牙的关系,哪有舌头不碰牙的?然而,有这样的故事垫底,还怕有修复不了的矛盾吗?!
真水无香,净水深流。凡是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人为的,更不是谁给定义的,而是像岁月一样,在不断的沉淀中逐渐呈现出来。
回到晨练,一边锻炼,强身身体,一边在欢声笑语中获得心灵的快感和精神的升华,岂不一举多得。
晨练,徒步,诸位亲,我们一定坚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