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封城之生活日记(5)

(2022-03-29 17:43:50)
分类: 杂谈

封城之生活日记(5)

封城之生活日记(5)
                   

2022年1月1日

“今夜无眠,今夜无眠,让欢乐穿越时空,激荡豪情无限……”

夜已经很深了,可刚刚在跨年夜中,全城掀起的那场巨大波澜仍未退去,它还在我的心中泛着层层涟漪……就这样,我眼睁睁地看着东方已破晓,黎明已来临,新年的第一天就要开始了。

新的一年,从今天开始。让我先道一声问候:2022,新年好!

昨夜几乎无眠。现在,天已大亮,封闭的日子,也没啥可惦记的,就在床上多赖一会儿吧,况且,只要一机在手,天下大事小情皆尽收眼底。

还真是!一打开手机,昨晚,西安市民跨年夜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消息,已上了百度热搜头条!点开来看,它呈现的是西安市民们实景演唱的场面。尽管我没想明白,全封闭的人们是怎么出现在现场的?不过,那些都不重要了,只要能扬我帝都之威,能一举感动中国、感动世界就足够了!倒是,片子里呈现的同期音,即人们的振臂高呼和群唱,真真跟昨晚自己亲身经历的情景一模一样。

有人或许不解,说我为什么对昨晚西安市民的跨年之举那么震惊?那么激动?那么喋喋不休?

是的,确实如此。

如果说,昨晚的那一幕发生在北上广深,我会一点都不震惊,不激动,不喋喋不休的,可它发生在西安,发生在一个屡屡遭人诟病的所谓古老、封闭、保守的城市。

我虽不是西安土著,却早已被这座城市同化了,无论是对这座城市的感情还是认知,都绝不亚于当地人。这里发生的任何一件大事小情或大褒大贬,都会引发我的高度关注。

                              封城之生活日记(5)

                                                                          (城墙夜景)

西安这座千年帝都,自古风调雨顺,人杰地灵。如今,光每年前来参观那几十座皇帝陵墓的游客,就能让这座城市收的盆满钵满。如此不劳而获,自然而然地让这儿的人们滋生出一种自豪感、安逸感甚至是懒惰感。哪怕发生了天大的事,他们都会四平八稳,不急不躁,他们认定会有先人帮助逢凶化吉。像闯关东里人们的苦难经历,像河南人、四川人为生计而奔波的场面,是绝对不会出现在这儿的人们身上。 

            封城之生活日记(5)
                                                                  (陕西小吃油泼面)

在当地有一个顺口溜,不管大人小孩都能张口就来,即:“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端一碗(ran)面喜气洋洋,不调辣子嘟嘟囔囔。”这简短的四句词,表面上炫的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油泼面,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段话竟把老陕们根深蒂固的东西妥妥地展现了出来。

联系起这次的疫情,其实,它在去年五月和十月曾两次找上门来,特别是十月,那对上海的老夫妻,带着病毒跑遍了大半个西安城,可我们从上到下都没有真正地警觉和重视。反而还被键盘侠段子手们炫耀了一番,说什么天子脚下的人们是多么的幸运,无论天上人间,只要有老祖宗护佑,就绝对会百毒不侵!

直到12月初,疫情再来!现实很残酷,它是拒绝杜撰的。当人们都还晕菜着呢,整座城就被封了。

封城了,像鸟儿被关进笼子里了,这时,大到政府官员,小到平头百姓,才开始痛定思痛。我想,或许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变故,这样的深刻反省,才使得一向四平八稳的老陕们,出现了跨年之夜的大爆发!

所以,无论一座城市还是一个个体,都不能生活的太安逸,相反,只有经历过灾难,经受过苦难的洗礼,才会成熟和丰满起来,也才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像谷穗儿一样,成熟和丰满总是令人欣喜若狂。这也正是我内心之写照。

眼下,冬天将过,春天就要来了!让我们树立疫情必退的信心,坚信胜利已在不远处等着我们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