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反思 |
学习完三单元,简单复习后我们进行了单元测试。本次测试63名学生参加,其中A类31人,但分数都偏低,B类23人,C类7人,仍有2人待及格。现在根据本班学生的做题情况对试卷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题是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次考试有将近10名学生用成了对号,本次考前我强调要认真读题,按题目要求做题,仍有一位学生用对号标出。其他学生在审题上表现还不错。本题出错较多的是“稍息”中“稍”的读音,在这里这个字应该读四声,虽然课堂上强调多次,仍有不少学生受生活影响,依然读一声,这点学生在读的时候还要注意。
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整体上不错,出错较多的有这样几个:好几个学生把“没有”拼成了“煤油”,这些学生在拼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声调;“告诉”的“诉”个别学生丢掉了最后的点;“疼痛”两个字个别学生混淆。容易出错的字学生在平时的时候要多些,还要注意区分。
第三题比一比再组词。出错较多的是“诱”字,不少学生与“透”字混淆,言字旁可以组词“诱人”,走之旁的可以组词“透明”,这个字也影响了下一题中(
第四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前两行是“的”字短语,后两行是“地”字短语,不少学生这两个“de”的用法还是没有分开,填的时候顺口就行,没有做到合理搭配,在做题的时候学生一定要认真分清两个字的使用方法。
第五题补充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大部分学生做得很好,个别学生书写错误,填空的时候乱写一起。
第六题选择恰当的关键词填空,大部分学生做得很好,个别学生填空的时候漏子,丢分很可惜,个别学生不会填。
第七题按要求完成句子丢分较多,第一小题是三个修改病句的题目,问题有这样几个:有的学生修改符号使用不正确;有的学生没有找到错误的地方,修改不对;还有的学生修改不完整,没有看准标点符号,这样的修改都是错误的。对于修改病句,学生要做到:认真读句子,找准病因;根据病因。修改病句,做到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完之后,认真读一读,看看是否修改正确。本题的三个小题第一个比较简单,修改错别字,大部分学生能看出来并正确修改;第二个是缺少主语,可以把主语补充在开头,也可以放在逗号之后,本题出错人数有所增加;出错最多的是第三个,这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一个题,出错的学生多数找出病因,但由于在修改的时候没有把紧跟着的顿号一起删除而导致丢分,这点很可惜,如果再读一读,应该可以检查出来的。第二小题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这是课文中的句子,我记得讲课文的时候练习过,不少学生出错,有的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做,多数是肯定词使用错误或者没有使用肯定词。在这里学生需要将句子中的“不得(de)不”改为“必须”或“得(dei)”句子才能通顺,而且意思不变。学生在选择肯定词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句子通顺,并不是所有的肯定词都能使用。第三小题是补充句子,这三个句子都是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个别学生有错别字或者加拼音。要求背诵并默写的内容是不允许学生加拼音的,包括经典诗文默写一题,后面不再强调。
第八题大阅读展示,这里让学生写出2篇安徒生笔下的童话故事题目、2篇格林兄弟笔下的童话故事题目、叶圣陶笔下的童话故事题目。大部分学生做得还不错,学生出的问题有这样几个:没有认真读要求,数量上不够;童话故事的题目没有加书名号;写出的童话故事题目与要求不符;出现错别字或者加拼音。这些情况都是要减分,有这类问题的学生今后积累的时候要注意。
阅读天地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虽然《去年的树》在我们的教材中没有出现,但是课堂上我给学生分享了这篇文章,学生大题了解了文章内容,个别学生在选择题中出错,出错的多数学生对写几篇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了解还是不够透彻,课文一定要读透。第三小题考查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的内容,通过学生的做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得很不好,最后一个空问“牛属于(
第二部分是课外阅读,本题丢分较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有难度,这里的两个词是“流连忘返、风水宝地”,很多学生不能联系上下文解释出来,最后一题丢分也比较多,从这个题看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急需提高,多读书真的太重要了。
本次的习作贴近单元目标,要求学生编一则童话故事,关键要求故事要任取动物世界里的主人公,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字。学生的习作丢分很严重,有这样几个丢分点:没有写题目;题目与内容不符;主人公不是动物;内容很乱;字数不够;故事内容太平淡;从头到尾就一个自然段。习作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学生可以根据内容适当读一些类似的文章,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平时多读书多积累,习作的时候要尽量使用积累的词语和句子,避免内容太平淡。作为教师,在以后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我还应该多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