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2017-03-09 20:12:46)
分类: 教学反思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新学期的第一份单元检测已经结束。本次测试范围是语文第一单元的所有内容,所考题型与以前大同小异。本次参加考试人员共
49人,其中获得A的同学23人,占全班人数的46.94%,还不足全班人数的一半,获得B的同学有19人,获得C的同学有3人,仍有4名同学待及格,其中有两名同学接近及格边缘,丢分主要原因是作文没有认真审题,导致跑题严重。


纵观整份测试题,学生丢分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第一,审题不仔细,不按要求做题或者是漏题;第二,书写错误或者是书写不规范;第三,阅读不深入,答题层面太浅;第四,要求背诵的课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古诗文等掌握不熟练。下面就每个题目的具体做题情况做简要分析。


本次考试分三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知识乐园。


第一题作为选择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丢分主要是因为没有按照要求做题。题目要求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三个选项的标号分别是“1.2.3.”,有的学生在标号上打对勾,有的学生写成了英文字母。只有个别学生是由于对词语掌握不好才出错。就我看来,真正选错的学生比那些不按照要求做题的学生来说在审题上还是略胜一筹的。从第一题就要求学生无论在做什么题目的时候都不应该眼高手低,认真读题还是非常关键的,这个题目可是2分啊。


第二题是常规题目,看拼音写词语。这个题目做的还是不错的,出错较多的为“渲染”的“染”和“羞涩”的“涩”书写不规范,前者是上下结构,有的学生写成了左右结构,或者多加一点,后者是左右结构,有些学生反而写成了上下结构。“清晰”的“晰”部分学生又将偏旁写成了“目”,另外“拘束”和“疾驰”两词也有个别学生出现书写错误。对于生字,学生不能靠老师布置才去写,大部分学生还是掌握得非常不错的,如果因为个别学生的懒惰而给大部分学生增加机械性的书写作业是不公平的,学生只有靠自觉才能有所收获。


第三题为辨字组词。出错较多的字为“偏”“崖”两字,有的学生组词老师也猜不出来是什么意思,有的是组词组成了同音字,词语错误。既然是辨字组词,那就要求学生仔细辨认每一组生字,根据偏旁或者是读音猜测意思再组词,这也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者是不熟悉的生字千万不能懒,动手查查字典,找一个合适常用的词语积累下来。


第四题为选词填空。出错较多的是部分学生“矗立”与“屹立”两词没有区分开。题目中出现的三个句子,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来做,白杨树应该是“挺立”在茫茫戈壁上;第二小题是课本中的原话“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爱西安市玉祥门外”,那么剩下的一个就应该是“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由此可见,熟读课文,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理解词语还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


第五题为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这个题目大部分学生做得不错,个别学生没有将“设问、反问”两种修辞手法区分开,还有个别学生还不理解什么是修辞,写成了“打比方、比喻句、设问句”之类。


第六题为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这个题看起来难度有点大,但是细看这个题在我们的练习册上出现过,而且近乎原题,当时我还跟学生分析了做题的方法,哪个意思容易辨认就选择哪个,最后用排除法来做。这里学生出错较多的是无法将“蒙汉情深何忍别”和“深表同情”中两个“深”的意思区分开,其实“深表同情”中“深”的意思还是很好选择的,就是“很表同情”。遇到这样的题目,告诫学生的就是千万不能慌张,一定要联系句子的意思去选择,不能胡乱去猜。


第七题是学生的难点,按要求写句子。这种题型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低年级阶段就开始接触,只不过随着知识的加深,句子的难度增大了,但是做题的方法并没有改变。第1小题为修改病句,虽说很多学生修改之后句子是对的,但是学生改动较大,没有做到修改病句中要求的修改要简单。次题中“表现了优美的舞蹈”出现的问题是搭配不当,我们直接将“表现”改为“表演”即可,很多学生改成了“跳起了、展现了、展示了”等,虽说有些读起来通顺,但是没有抓住句子的根本病因。这就相当于我们到医院去看病,本来一个病人头疼,直接治头疼就行了,医生如果先给病人修牙,再治头疼那不是多此一举嘛。第2小题为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这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题目,学生的问题主要有改完的句子仍然用句号结尾、没有添加反问语气词、改完后的句子意思相反、“难道”所放位置不当。这反映出来的学生的根本问题就是审题不认真、做完题后没有再审核一遍。像这样的题目只能是运用恰当的方法仔细做题,一点点粗心就会导致出错丢分。后面关于课文理解的题目学生丢分严重主要是对课文内容掌握还是不到位,这包括第八题中的填空题。对于课文要求学生一定得熟读,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理解重点词句。


试题的第二大部分为阅读天地。


第一小题为课内阅读,节选自第三课《白杨》中的部分段落。第1小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知识,本来是低年级的知识点,没想到出错率非常高。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用音序查字法的方法,以及“疆”字的部首。平时要求学生多查字典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第3小题部分学生漏掉了在课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一问,还有个别学生要么画的太多,要么没画全。对学生的要求还是严格一点好,多一点、少一点也要按照错误处理,要不学生会存在侥幸心理。第45小题都要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回想老师讲课内容,结合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去回答,大部分学生回答过于表面或者是回答不全面。阅读是学生的弱点,学生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用心去读,不能讲题目与阅读内容隔离开来,始终要回归阅读内容,深入思考。


第二小题为课外阅读,此文在语文练习中做过,虽然题目不同,但是并不难。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概括短文主要内容要么太罗嗦,要么过于简单,没有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要概括一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应该遵循这样的句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内容),表达了作者……(情感)。这个题目中也出现了漏题现象,有的忘了加标点,有的忘了画出课文中的拟人句,还有学生无法将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区分开。文中的句子在课文中所起的作用很多学生还是无法区分开,有的将“中心句、过渡句”当成作用来写,这只能说明学生平时所学不扎实,根本就不往心里记,何况这是最近刚刚做过的题目。


第三小题为国学经典连线。此题出错较多的是部分学生无法将诗句的出处回答正确。平时在让学生背诵古诗文的时候一直在强调一定要背全,要不然只能做对一半,有些学生还是不吸取教训。


试题的第三大部分为习作世界。此次习作借用了课本单元中的体裁,要求学生写一封信,但是书信的内容却与课本中的大不相同。试题中要求学生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这个人必须是自己熟悉的,但是相距很远,不大常见;其次,书信中要求学生想亲人或朋友介绍寒假里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最后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虽然说习作的要求在试卷上并没有过多的语言来写,但是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非常多的。我们可以这样归为几点。


1、
体裁:书信。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包括称呼、问候、祝福语、最后的落款时间等。另外书信还有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很多学生就写得很突兀,本来事情叙述得好好的,突然间就出现了祝福语。


2、
对象: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这就要求我们我们是写给我们认识的甚至是熟悉的人,只是因为我们由于距离的原因不常见才通过写信互相沟通。


3、
内容:一方面,习作要求我们写“有意义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应该分析什么样的事情有意义,倒霉的事情有意义吗?我们抱怨的事情有意义吗?我觉得都不是,既然有意义,那肯定是让我们有所收获或者是给我们带来快乐等等。另一方面,习作要求我们写“寒假里发生的事情”,这就在时间上限定了我们的内容,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去思考,如何把书信的内容过渡到与远方的朋友或亲人去谈论我们的寒假生活,这就要包含一个简单的开头,由此过渡到我们谈论的内容上。


4、
字数:习作要求内容字数不少于400字。这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要求,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平时的习作必须在400字以上,字数达到要求,我们才能将内容写具体,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纵观整份试题,再看学生的做题情况,我的感觉是不够理想,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值得表扬的,在每天坚持练习团体操的情况下还能有出色的表现,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们都应该找找原因。老师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但是要想进步,老师的努力以及家长的监督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学生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始终相信这样一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时候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不付出,不努力,是一定不会有收获的,毕竟学习还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学生都能通过一次普通的检测找出自己的问题,再接再厉,不让自己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