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好友“猴”消息
(2011-07-04 15:55:07)
标签:
高尔夫猴杂谈 |
了起来,原来,好友熊总在大洋彼岸的异国他乡--加拿大,收获了其十几年高球生涯的第一个一杆进洞:“多伦
多COPPERCREEK第六洞hole in one,同行曾总,赵总,关总”。真为朋友高兴,同时,也想起和熊总一起打球多
年来对他的一些印象。
程,在福厦高速还不快速的时候,曾经一度一路驱车200多公里,从福州到厦门一天连打54洞(当然,或许还不
够疯狂,或许还有我所不知道的疯狂举动);到如今相对平静,但高尔夫依然是最爱。
力宣讲高尔夫之魅力,带动身边的“晚辈”(仅指触球的早晚,与年龄无关)纷纷进入高球之门。而晚辈们也颇
争气,当晚辈和晚辈的晚辈纷纷破九破八甚或个别稳稳单差、一骑绝尘而去的时候,熊总的成绩多数依旧在九字
头徘徊,虽也偶有见八,但那经常是昙花一现;虽也经常拥有半场的惊喜,怎奈最后又都雨打风吹去。因为打的
是那所谓的“流氓规则”No
但一来俗务缠身,事情较多,熊总难以持续坚持练习;二来,熊总球友众多,三天两头总有人邀局,而熊总的古
道热肠又决定了其不忍面对球友那热切的、渴望的目光而轻易拒绝。于是,动作回归本来,球技回归本来;于
是,照旧掏腰包,照旧发奖金。美了那教练,光拿了教练费,都不需要付出多少的劳动。
杆;从Taylormade到Callaway、Adames、Honma等多种品牌;根据高尔夫杂志的最新权威发布,经常往返于港深
之间,按图索骥,挖起杆、一号木、铁木杆、推杆等等,不一而足。只是球技依然没有明显改善,倒是开心了
我们这帮身边的朋友,经常有全新的“二手杆”;后来,熊总不太换杆了,我们也就少了许多接触高球界最新科
技的机会。
行,换杆也不行,看来,只有换人了”。
不论大小,都敢赌,输赢不怎么放心上。有朋友说,跟熊总打球,真是人生最开心的事,既有热情招待--机场接
送、好吃好喝、免费住宿、免费打球,还可以适当报销差旅费(因为熊总起伏不定的差点和其敢于挑战的精神,
来访者多少可以赢点钱回去,虽然,这是技术活且需要一定的含金量),所以,很多人喜欢和熊总打球。
然,一般不会),绝对不会少计(熊总的原则,那信誉可不是输赢几杆那一点钱所能比的,钱可以来去,信誉绝
不能丢);绝对遵守规则,同样不需担心球场上的小动作;谈判爽快,也不需要长篇大论的聊局,一般情况下,
凡与熊总打过球的朋友,让几杆,多大盘口,都只要熊总说了算。
烦恼,但肯定也收获了很多与好朋友打球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