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证券市场评论 |
提示:大指数11月6日完成小级别平台整理之c段下行后再度出现上行推动,证明此前我们假设的波动框架本级末段上行仍然没有完成。小指数同样亦是平台整理,未来只要不出现高点下行推动,市场仍然具备可操作性。此时策略是关注个股,产业趋势方向明确的品种,适于做冲击盘短差,以降低持有成本与风险。
正是因为权重股群体的表现不如人意,带来了市场大指数的调整。但这种调整的幅度并不大,在指数的波动结构上呈现出的是小级别平台整理的态势。而APCE会议主题“一路一带”概念的兴起,令沉寂已久的工程机械板块出现躁动,这类板块的权重本身也不小,再加上核电板块的上攻,整体的上攻助力,减缓了银行股回调的压力。从这个过程中,我们明显可以感知到,基金利用这样的板块轮动节奏调整仓位。其实,本身在资本圈里的都知道,近年来,只有卖方机构还在吹低市盈大蓝筹,实现介入其中的基金也就是当基本仓看待。我去年时就说过,如果是讲投资,投资的方向当然应该选择顺应未来社会发展洪流推动方向的产业,产业的趋势才是最重要的,而不仅仅是考量它的市盈。那些曾经被大级别资金看好的大蓝筹们,自07年高位之后的表现大家都看到了,即便是从09年以后,它们的表现也实在难于启齿。这些东西事实上已经变成债券型的套利品,市场的弹性极差不讲,在资金并不充裕的市场中,它们也只能起到基本仓维持市值的作用。想获得好的市收益,这类东西肯定是不行的。大资金今年表现最佳的某公募,于去年四季全线生扑军工产业,其后众多基金跟从使得大量的资金从传统蓝筹股不断撤出,进入了产业发展趋势已经形成的板块中。
其实,投资本来可以很简单,它所遵从的无非是产业趋势的形成与增长过程,市盈率只是这个过程产业中企业收益的变化。以市盈率衡量企业的质地,首先要看是不是符合产业趋势。大约判断的标准有这么几个:1、如果市盈率与产业的上行趋势呈反比下降,那在产业趋势没有逆转之前这是好投资,至少表明股价还没有反映产业的上行趋势;2、如果市盈率与产业的下行趋势呈同步时,则应注意该产业是否已经进入衰退,市盈率的同步下行,本身可能就是个陷阱。其实这时股价是与产业趋势同步下行,已经反映出产业的下行趋势,只是市盈率还没有反映出来,若按低市盈选股,必然会落入陷阱;3、市盈率随产业的上行趋势呈正比上升,这表明股价的上行已经反映出产业趋势,市盈的同步上行,是因当期的收益率没有如实反映出企业真实情况;4、市盈率随产业趋势下行而升高,表明股价的上行不与产业趋势同步。或者表明企业本身出现跨产业的转型,或者表明当期的企业业绩没有反映出企业在同业中的真实情况。这种反常的表现,往往易于出现在同业并购中。
事实上,在投资行为中产业的趋势才是我们最应该考虑的东西。价格是企业内部变化与市场趋势变化合力的反映,没有什么能比价格更容易改变人们的心里预期,股价的涨跌对人们的交易行为的干扰作用很大。但如果我们把产业的趋势比喻为一个散步的老人,而受指数环境影响的股价波动比喻为老人牵着一起散步的狗。那么,在相对长的时间维度上老人散步的方向(产业的趋势)是确定性的,那么,围绕着老人跑前跑后的狗,终究还是得顺应老人散步的方向行走。而你的操作宁可相信狗,也不愿意相信老人?这一定是智商出了问题。一定是。
怎么看清产业趋势呢?很简单的事,就是大的国家战略机遇决定了投资机会,而看清楚行业的趋势,决定了投资的成效。目前国家即是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平衡市对经济的调控其实是最佳的策略。所以,一方面我并不认同这是一个全面的牛市,而另一方面我认为其实目前确实是一些产业的好的投资期。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过于对指数的波动本身过于操心。历史潮流的方向我们是知道的,但我们无法预知的是何时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大波动。所以,在目前状况下,我们觉得把握住产业的投资趋势才是最重要的,指数的波动本身只是为了给我们提供波动空间,令我们在长线持仓的品种中做差价,不断将持有成本做低令风险下降,这样才能在长期的产业上升趋势中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对于国内经济方面,我们认为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是应该仔细研读的东西。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内容是可能将由国家主导的“十三五”计划中的部分项目,提前到今年末就开始运作。从这里面的意图看,我们判断还是为了拉动今年四季度的经济。就我们现在从银行端所了解的情况看,国家已经开始对部分中央政府能控制的项目施行不限额放贷。而这几天国务院关于加强进口的八大意见中,已经指示了银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性鼓励放贷。由此,我们判断今年四季度的经济数据应该不难看,全年经济可能在四季出现翘尾现象。所以,我们建议在目前状态下,不宜过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