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证券市场评论 |
提示:大指数上证指数12月4日开始的平台整理之B-c段下行仍未结束,但深成指时空幅度已然达到。小指数创业板指数前高处回压,但下行结构并非推动,故判断本次调整仍不是结构转折。未来以8日线为参照点,不破则持仓;破则减仓。
一月上旬市场的资金面依然很紧,年前还旧的企业,年后重办贷新,大约要到中旬过了才有眉目。缺钱的企业必然会极尽可能地筹措资金,市场的走势不好资金利息奇高,也更容易引市场原始持仓者套现。再者新股密集市值配售申购,也令市场短期抛售增加。因此,大指数走势不好是正常的反映。其实,大指数的运行格局,一直在我们的预期之中。自12月初进入调整之后,我们强调过从波动本身的结构美感看,回试去年8月1日的上跳空隐性缺口是个必然的动作。而且也只有到那个位置,从波动的比例上讲,才会比较完美一些。但是,现在我们注意到,市场的情绪确实与11月末12月初时绝然相反,前者是看牛声一片,恨不能立刻吹出个超大牛市。而时值如今,还是原来那帮人,却是悲观一片,直接将上证指数看空到破1849。至于吗?这国家还没发生重大经济危机,不至于严重到如此地步。只是个季节性的资金需求旺盛节点,致拆借利率短期过高。但再怎么样,也没有6月末时严重。所以,暂时还到不了那一步。
从波动结构上看,我们前面所说的上证指数大结构的构成,6月25日低点上行的三波段走势是在9月12日高点结束的,如果这是个A段三波段上行段,则9月12日高点下行,则是B段三波段下行段。这个起于9月12日的B段下行,第一段的B-a段,至11月14日低点结束。而B-b段上行段,则是11月14日至12月4日的那段上行,这就是那些大V与大券商策略团队喊大牛市来临的上行段。当时,我们从货币供应量以及市场权重板块指数的结构、筹码分布情况,一再说明那只是一个反弹结构,其后必然还会有一轮下杀。12月4日高点之后,上证指数进入B-c段下行,现在即是仍然运行在这个结构之中。我们原来预期这个结构,应该回试8月1日的上跳空隐性缺口,就目前看指数的调整也仍然还没有到位。而且从三波段下行的时空幅度看,时间结构也仍然不够。因此,这位置大指数的继续低量调整是必然的市场选项。
不过,有一个细节是应该注意的,从12月4日的高点下行初始段并非下行推动,因此,我们推测这个起于12月4日高点的下行,三波段下行的可能性要比五波段下行的可能性更大,那些认为1849低点应该破掉的人,多半是以形而上学的波浪理论推测为五波段下行。事实上,细节的差异很重要。我记得2010年5月份市场的下行中,也有国内著名的波浪大师将上证指数后面的下行推演成五波段下跌。事实上,2009年11日开始的那段平台C级别的下行是个三波段下行,其原因很简单――C结构的起点不是五推动下行。我们现在重提旧事,只是想说明在结构判断上细节的差异,可能导致的预期结果会完全不一样。因此,这个位置什么样的预期,决定了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我个人历来很反对,一涨就目空一切,一跌就悲观想死的情绪化思维。市场的涨跌自有规律,虽是不易掌握,却是有阴阳交替的模式可寻。阴极阳生,阳极阴生,若是阴中有阳,反阳尽后,必是正向阳生。所以,当一个调整没有完全结束时,没有一个反向的推动出现时,应该顺从其下行的推动方向思考问题,但却不应该盲目地在临近结构点附近冒然追加空头杠杆。因为,结构的末端虽然还会有惯性下跌之势,但多头的抄底欲望也会随着时间与空间距离的临近而加强。一旦多头凝聚力量反击,其力道会超出想像。
之所以在目前的位置,我们不愿意做空,是因为结构点什么时候出现,我们并不以具体的点位为判定标准。一个波动结构的结束,必然是以另一个反相的推动结构出现为信号。而虽然我们知道结构点已经临近,但是,所等待的低点上行推动始终没有出现,这表明前级下行推动段仍然没有结束。作为以右侧交易为原则的普通投资人,是不可以轻易在大指数方向买入股票。但是,大级别资金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左侧交易,在临近结构点时,由于资金量足够庞大,是可以以金字塔型加仓方式,考虑对有潜力的目标个股进行分批的试仓。而这种试仓的方向,多以大指数下行比例进行的,即指数每隔2%左右的下行时,以增量的1、2、6、18、54数列的方式。条件是结构的波动已经是在本级末端,而且至少是小时线级别已经出现多次背离。
前面我们说过,对众多大V诟病的小指数方向,其实才是一季度获利的主要方向。这里面的原因上周说过了,但从新股奥赛康的发行被叫停,应该可以明白我说的皮衣公司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低市盈定位对皮衣公司没有好处,它们所希望的当然是直接高开高举的定位。从新股的改革发行方式就可以看明白,注册制加存量老股发行,当然会更有利于资本而不是更有利于市场参与者。如果你承认这个市场是由资本控制的,那么资本的逻辑才是你应该遵从的逻辑。对于这样的逻辑,你要嘛遵从它,要嘛就离开它,仅仅是口头上的反对不公,丝毫不会换来资本的怜悯。
2014年从筹码供应量与资金供应量不相匹配的角度看,大指数是很难有大的行情,即便是B-c段结构走完了,以3-3-5结构预期,后面有一个上行C段是合理的。但它后面还有个更大级别的下行推动C段,只可能发生在国内的债务问题与汇率问题暴发之时。从时间上看,我们上周已经说过了,那得到一季度之后才可能发生。所以,在一季度前段,我们对市场并不过分看空。这里面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小指数的波动结构显示,周四高点其实也不是高点下行推动,它只是某级的iv段修正结构,这个结构的运行应该不会少于4天。如果从12月6日的低点上行推动看,这个结构至少还差一个末段上行,其后它是有再新出新高的能力。如果从创业板综指的角度看,其实前高已经被突破了,这个突破并不是在其第一权重股引领的上涨突破的,这表明在该方向的做多力量其实仍然很强,人家完全没有撤离的迹象。当然,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讲,当一个指数的价格没有站在8日均线之上,适当的减仓并不为过。只不过这倒不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低流动性的品种套现起来本身很困难,只要不是出现系统性风险,都不该有彻底清仓的念想。你本身选择的标的,本来应该是代表未来社会发展洪流推动的方向。即是如此,仓位增减只是为了做净值管理,而不是偏离跟随社会发展洪流的方向。按我看来,在市场中已经经过检验的老小票们,有很多品种的风险反而会比新上市的小票要小得多,至少里面有一批是可以确定未来面临业绩拐点的。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市盈要远低于奥赛康。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标的,其实在当下要比指数本身的波动更为重要。
总体上看,下周因已经时间切入一月中旬,虽然大指数还有惯性下行,也会拖累小指数下行。但从领涨指数小指数的结构看,我们并不认为这样的下行是个风险,它可能反倒会提供一个逢低吸纳的机会。我们认为直至春节前,大票都不会有太大的机会,至少在大指数的上行初段,它们的反应不会太过激烈。所以,我们认为,还是在小票方向上会更有希望,也更值得以小仓位参与。下周初段若大指数顺势掼下时,空仓的投资人反倒是应该注意低位节点,我们预期,在下周中段时出现一个结构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市场越是低迷,对空仓者越是好事。从极度情绪化的市场中,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而一旦市场的交投出现在某些板块的成建制活跃时,即可能出现低位节点。
Sulon 201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