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证券市场评论 |
提示:大指数11月14日见低2078.99后,出现低点上行非推动走势,由此,前级B-a段下行结束,此处上行是一反弹段,对其高点不应有过大预期。小指数11月11日(周一)出现预期中的反弹B段,未来仍有空间,但上方缺口处将有阻力。
上周我们对市场的评判是大指数上证指数仍然会击破10月29日低点,而小指数则是小平台A-c段末端,本周将会出现反弹。我们对市场大小指数综合评判后,给出的结论是,在小指数下行的末段,不应再行杀跌,反而应该是在下行末端,准备对调整到位的小票进行本股逆袭。本周的走势很有趣,周一小指数的下杀到10:06分即见低点,按说这里小指数到位可以上行了吧,可市场整体却是下行的。而后的两天,中石油又立功了,它在盘中制造恐慌,令大指数如期击破10月29日低点。这种伎俩不是第一次了,每次关键的低点,这个第一权重股都要出来诱导一个恐慌的下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最不遭人待见的小指数却没有再创新低。
我们前面说过,涨时看领涨、跌时看领跌,既然今年的行情自四月以后就是小指数领涨,十月中旬初段开始小指数出现领跌。那么,只有在领跌的小指数出现止跌时,市场才会有个象样的反弹。而两个小指数的重要参照标的物,就是其中的第一权重人气股,一是苏宁、一是华谊。而从它们各自的状态,我们确信小指数的反弹即将开始,而时间就是在中旬,11月11日即是中旬开始的第一天。而大指数的波动节律与小指数是不一样的,早在9月时我们说大指数的调整结构确立,未来的调整时间会比较长,应该在11月半的时候,才会结束这个结构的调整。事实上,大指数的低点则是出现在11月14日,比11月半略早一天。
但是,本次的见低上行,无论是大指数还是小指数,虽然周五走得极为强势,但本质上都是低点上行非推动。所以,它们注定只是个反弹结构(即非推动上行所决定)从波动的本质三,即是反弹结构,即是三波段的上行。如果从大指数调起于9月12日高点的平台型整理,那么,其后有两种运行模式可作参考。其一为至11月14日低点,可能为9月12日高点下行的B段下行,这样的话,那么后面将是个同级的C段。但是,这样的走势与节点的性质不相匹配。因为,如果这样,起于6月25日低点的三波段上行之C段的上行,应该以11月14日低点上行推动作引导。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波动信息并非如此,所以,我们无法认定11月14日的上行是个C段上行;其二,如果9月12日至11月14日的下行段确认为其B-a段结束,这样就比较合理,那么如此规划的未来上行段则是个B-b段上行,在其之后,还会有一个B-c段的下行,其长度将不亚于B-a段。而这样的结构规划,更符合波动原理以及当前的资金面情况。波动原理中,还有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即是每个不同的波段,都有其明显的特征。B段的反弹(这个B与前面的B-c之B完全不一样),通常会有极大的诱骗性,其特性是来势迅猛,但成交量远不极推动上行的末升段。而我们注意上,周五的市场大指数之上行很是唬人,几乎一线权重股都参与了,尤其是金融类大市值板块。这种虚张声势的上行极具诱骗性,其实你冷静想想,时值年末,哪来那么大的资金可以将它们持续推涨,这不过是短多盘的回补,持续性待考。而这个问题,其实与三中全会有点关系,我们且按下不表,先说小指数。
小指数高点下行是10月10日,这个下行段自原点开始,就非下行推动,所以,它只能是一个平台型整理。而这个平台的c段下行要比a段长多了,我们在前面也说过,所有的平台整理A段可以不回避,但是C段一定要回避。原因是,因为你不知道这C段会不会无限延伸。事实上,小指数在全市场的诟病中,确实最近一个多月跌得太厉害了,有不少个股都差不多是50%的回撤。所以,在c段下行的末段(v)时,理应做逆袭。而前面10月10日高点至11月11日低点,实际上将其看作下行A段会更好。如此一来,则11月11日的低点上行非推动,即是同级的B段反弹,而这个反弹的高点会比大指数高些,上方的缺口附近才会有阻力。只是从波动细节观察。这个反弹结构,更像是一个a段(3(a)-3(b)-5(c))引导的上行,其后会有一段b的回落,然后再来个c段。上方的缺口我看要补其实是有困难的,因为如果拉到那里,会有短多获利盘与套牢盘双重压力。所以,预期不要太高,根据背离情况将逆袭仓出尽才是正道。
我们之所以这样看市场,是因为很多人对这次三中全会定调的改革并没有仔细分析。很多人都认为周五的长阳,是对改革的解读。但我要提醒诸位的是,任何改革都会触及利益之争,更何况本次的改革是个深水区里的求生,阵痛一定会有的。改革必然是对一部分是利好,对另一部分则是重大利空。别的不说,就说目前的市场利率双轨制,民企与央企获取资金的利率是双轨制的,这使得央企在获取贷款时,能以比民企低得多的利率获得巨大的资金量。而这些央企,用获取4%的利率的巨额资金,在外面大量做BT项目,而从参与项目的民企身上,获得12%的回报。其实,这就是利用资金价格双轨制在放高利贷。如果未来的金融改革,真正实施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资产证券化,且央企根据三中全会定调的政策全面改革。那么,央企再获取低利率的贷款将受抑制。而我们知道2013年,许多央企的利润贡献并不来自主业经营,尤其是主业早已呈现衰退的那些周期性行业。虽然2013年它们的业绩不好不坏或者略好于去年,但是,如果将放高利贷的收益扣除,它们的业绩将很难看。而这些央企在市场中多属权重股,如果央企改革,大面积的权重股ROE的下滑趋势将加重。而央企的改革很大程度讲,将是对亏损源的剥离,这样的动作其实是在会计报表上将分母的权重下调,而这个动作将对证券市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由此,阵痛即随之产生。
正因上述的原因,我们对周五的迅猛反弹虽在意料之中,但并不看好反弹的高度。以大指数上证指数论,本次反弹在10月24日下跳的隐形缺口处,应该关注权重股是否有持续力度。如果没有,那就不应对市场有更高的奢望。其实,我们还是一贯的观点。市场在相当长时间里,还会是小票更有前景。在本次市场大幅调整之后,一批小票借助全会的利好上行,很好地制造了阶段的赚钱效应。所以,市场的短多资金会争相效仿,使市场的做多人气维持在一定热度。但从本质上讲,一些小票确有待价值再发现,后面的业绩证真过程,会是推动它们持续上行的关键因素。我仍然认为,具有代表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受社会发展洪流所推动的产业,才有可能出现持续上升的牛股。而这类的品种,在分行业中有很多。而我们更注重,其在整个产业链的地位。只有那种能在产业链中实现良好现金流的东西,才是我们更注重的东西。否则在产业结构的改革之初,那些看起来未来很美好,但却不能进入现金增利的阶段,那它只能是苍蝇落在玻璃上――前途一片光明,道路异常曲折。这样的东西,不应该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所选择的对象,因为,你确实不知道在它达到光明的彼岸之前,会不会在社会洪流里淹死。
总体上我们觉得,对此次的反弹定义,是经过严谨态度认证的。我们知道在大指数上证指数2300点上方的极其沉重的套牢盘。以年末的资金面情况看,想要突破几无可能。但市场又不缺赚钱效应,所以,个股的利好炒作的走牛,不能代表牛市将现。牛市离我们的距离还很远,在牛市来临之前,你能做的事就是照顾好风险,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对一些知根知底的中小票股的操作。权重股与中小市值成长股的流通市值的互换趋势一直在持续,没有迹象表明在社会进入尝试改革的初期,这个过程会嘎然而止。它既然是一个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作过高的预期是投资人的本分。
Sulon 2013/11/15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