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证券市场评论 |
提示:上证指数成功刺穿看空论者所谓的2307 “铁顶”,本次起于1月6日的反弹结构仍然没有完成,未来仍会向上拓展,但可预见的空间仍然有限,故建议对周期性行情的反弹谨慎。
上周我们已经很清晰地表明观点“下周初段还会有一次下压,才能确认c段的结束,而这个c的结束之后,按波动框架预期后面还是有一级“5”段的上行。假如出现预期的后一个“5”段上行,按三波段等长预期,也应该知道挑破2307点所谓的“铁顶”一点也不奇怪。”,但是,周初的一天多点的回压,让很多人信心尽失。其原因是小票的集体暴跌,让很多人感觉股指还要创新低。事实上我们从结构上已经说明了,起于1月6号的低点2132.63点,性质是一个初始上行推动段,按波动原理预期,在同级回压之后,必然会有另一段同级上行。如果熟知波动原理,就应该知道起于周二低点的长阳一点也不奇怪。建立在这个假设构架上,挑破看空论者的所谓2307“铁顶”就是必然的结果。
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我们对指数的波动框架预估,并不能涵盖全部的股票群体。就我们的分析体系,是将市场拆分成大指数与小指数两类群体。对于公众认知程度最高的上证指数进行评判,本身是从适众人群考虑的,但它确实不能代表市场的全貌。实际上本次反弹的情况我们前面作过评估,应该是流动性高的权重超跌品种的反弹,而陷入流动性黑洞的小票却出现了惨烈的补跌。此前我们在描述平均价格指数的波动框架时,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观点。市场出现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动作,本身说明的是市场增量资金的不足。尤其是我们注意到市场的怪现象,周期性过气的东西放量反弹,而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成长股却出现连续的暴跌,这表明人们正在抛弃未来,而追求眼前的实利。尤其是媒体一致性地诟病成长股的高市盈定位,好像只有实际业绩显现的权重股才是有价值的。但是,我们细想一下这样的逻辑,不一定占得住脚,当人们抛弃未来,意味着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之担忧。因此,会转而追求眼前能够提供实利支撑的东西。如果从较短的时间维度讲,当未来不确定性高时,追求高流动性的低市盈品种本身并没有错。它们的冲击成本低、进出方便,一旦发现行情不对,跑路也比较顺畅。如果在这样的行情中做低流动性的票,就很可能被闷在里面。但如果拉长时间维度,周期性行业很多都是过气的行业,尤其是钢铁、水泥、工程机械、建材一类的东西,当产能达到极致且基建峰值过去之后,它们的ROE增速逆转就是必然的事。相比之下,成长股目前的下跌幅度虽不能说已经结束,但毕竟有不少公司成长性已经将逐步体现在ROE的增速上,是确定性的事件。而股票有没有投资价值,并不在于分红,人们来中国股市,何尝是通过分红获得收益,那是个笑话。推动股价上涨更重要的是,企业的ROE增速是不是可以保持高速的成长性。
细致分析造成目前市场现状的原因,我们认为有这么几点:第一,是机构投资者正在用一个错误掩盖另一个错误,而前一个错误即是2011年9-10月集中布仓于周期性行业形成的。整体估值体系的混乱,与盈利模式的同质化,造成了主流学院派们2011年的整体业绩亏损。现在发动低市盈品种行情,一方面是为前一个错误进行补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结构性超跌出现的反弹;第二,上周我们说的新股发行方式的预期改变是拍卖式发行方式,准确的表述应该更正为荷兰式拍卖发行方式。这种发行方式未来无疑会拉低创业板与中小板的整体定位,因此,会出现“洗澡水连同孩子一起倒掉”的局面;第三,是市场博弈层面的需要,主流资金的这种行为,逼迫着去年10月后进入创业板的私募们斩仓,同时向普通投资人传递只有大蓝筹是靠谱的信号。二者的差异性,迫使市场存量资金向大蓝筹迁徙,从而达到完成短期套利后,待市场再次下行触底的换仓目的。鉴于上述的状况,我们认为短期参与蓝筹股的博弈本身并无问题,但若是当作长期投资介入可能就会出问题了。从分类指数上看,不少周期性行业的板块指数,波动结构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反弹,在此反弹之后,由于产能高峰已过,未来压缩产能的过程中,只会令这批周期性行业出现持续的下滑,直至未来彻底债券化。
在前两期的文字中,我们强调此次行情的性质是维稳性质,所以,发动权重股行情才可以以托起股指。但是,权重股群体本身市值太大,在上行过程中会消耗太多的资金。而到目前为止,尽管见诸媒体养老保险入市的呼声很高,但实际入场的资金却很少。咨询了相关机构,得到的信息是全国企业年金类养老保险的总量大约在2500亿,而养老保险投资权益类标的的上限是30%,如此的量也就是在750亿左右,而去年养老保险亏损额大约在2%-3%之间,仓位量大约占750亿的40%。所以,短期之看仅企业年金这块,并无太多的资金可参与市场。而全国社保的部分虽然不少,但因地域人口结构差异,只有少数如深圳一样的城市,有可能出现年轻可工作人口超过领取养老金人口的情况,有不少城市收取的社保费总额可能还不足支付领取的总额。所以,从长期看,推动养老保险进入市场是个大策略,但短期能实施的可能性还是太小。而我们注意到,由于增量资金的不足,市场的反弹走势就是一个消耗存量资金的过程。而这一现象,与朝鲜战争时期志愿军战役进攻发动的时间限于一周攻势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并非指此次反弹只有七天)。
再者,外围的局势目前依然很不明朗。标普下调欧洲各国信用评级之后,很明显未来希腊的债务危机将可能被重提。3月20号是希腊债券到期的时点,而欧盟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求助方案,令世界的经济走向处于一种悲观的预期中。如果从国家层面上考量,此时中国出手率先调整货币政策显然是不合适的,如若未来欧债危机再次爆发,将无有效的对冲手段。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中国央行不会很快调整货币政策,更多地可能通过市场公开操作作定向微调。或许可能将人们预期中的利好,延后至三月之后,以便于未来对冲来自外围的风险。从上面的表述讲,我们倾向于为此次的上行行情定义为反弹行情,而未来的不确定性,还会让获利盘失去稳定性。
从波动结构讲,本次的反弹出现至目前的小盘整,其实我们都预先作个描绘,市场的波动结构其实很简单,始终按着预期的波动框架运行。上周我们谈到,预期这个级别的反弹,应该运行到2月的第二个交易周,至于它会不会形成中等级别的上行推动?我们倾向于这样的可能性依然很小。而在上行结构未出现逆转信号之前,我们认为最好的策略就是持有高流动性的反弹股待涨。我们预期春节长假之后,新年度的投资冲动还是会出现。而主流们节前所发动的行情目的也很明确,如果未来出现一次高位爆量,则是新年度投资冲动盘进场,此时不仅不该看作是中等行情的来临,反倒要小心出现高位的逆转。假如仍旧是缩量,则表明诱导投资蓝筹股的动作仍然不成功,没有充分的换手,则行情仍然会有持续性;反之,则要高度警惕获利盘全线回吐。
小级别的波动结构仍然有上行空间,但是,可预见的合理空间并不会很大。尤其我们注意到本次中高价股的杀跌,虽已明显将平均价格指数拉低,但该指数的波动结构仍然没有完成下行趋势。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个股的分化状况依旧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仅仅论述大指数上证指数,仍然不足以说明市场的总体趋势。目前最尴尬的是,大小指数二者相背离的运行格局。而跌时看领跌,在领跌的小指数没有见到切实的低点之前,过于激进的投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