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间 最 美 的 吟
唱
———“莫尔德颂歌”

意大利著名影星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
)
意大利浪漫主义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讲述的是二战其间发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一位美丽少妇玛莲娜的故事,影片的背景是1940年至1945年二次大战期间,女主角玛莲娜·斯科迪娅(Marlena
Skordia)的丈夫参军后一直未有音讯,疑似已经阵亡,玛莲娜闻讯后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美丽的西西里岛海边小镇聊以解忧,她的美丽性感,她的一顰一笑瞬间吸引了小镇上所有男人的目光,无一不驻足痴想,其中也包括影片的男主角、13岁的少年雷纳托(Renato)
·····,战争结束后,玛莲娜离开了小镇,她的丈夫侥幸在战争中活了下来,为了寻找妻子也来到了这个海边小镇,经过一番周折,男孩雷纳托告诉他玛莲娜已经离开小镇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在找寻到了妻子玛莲娜后,夫妇二人携手又回到了小镇并感谢男孩雷纳托一直以来默默地对玛莲娜的帮助和解忧,影片的结尾,在海边沙滩上,雷纳托在帮玛莲娜捡起掉落在地上的橙子时对玛莲娜说:“祝您好运
夫人”,接着他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在离开之前最后深情地看了一眼玛莲娜,这时,画外音响起了成熟男人雷纳托的话语:“这么多年来,有很多姑娘都对我说“不要忘记我”,但我都忘了她们,只有玛莲娜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
影片的外景大部分是在西西里岛实地拍摄的,通过镜头的描述,战争中女性被动弱势的悲惨形象和人性的丑恶被无情地放大,尽管玛莲娜极尽对浅俗沉默,对喧嚣避让,却还是因为美丽而走到街上被人意淫,甚至听到的议论和挑逗也都透露着下流,由于无助,玛莲娜一旦进入人们的视野就会遭受欺辱,更由于无助,玛莲娜身处绝望之时只能喊叫而不能脱身,只有雷纳托时不时在暗中帮助她解困、脱险,当委屈和感动的眼泪在玛莲娜的眼眶里打转时,配合主题音乐的吟唱声悲愤凄凉地连续哼响,这不仅仅是音乐带给人们的感动,从某种意义讲,也是音乐表现出的愤懑和控诉,尽管广义的音乐情绪会给人带来柔和愉快和激昂忧伤,但包括电影音乐在内的音乐作品也会给人带来表情元素和负面情绪,当它直达人类的灵魂深处时,当我们零距离地去感受不同的音乐元素和音乐情绪时,伟大的音乐语言绝对会触动人们的灵魂并给之带来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影片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Giuseppe
Tornatore)通过一位13岁少年的第三者视角及其它成人视角,共同见证了一场战争年代少年单相思爱情的特殊表达,并通过略带粗砺弦乐风格与潇洒管乐风格的配乐,为影片的主题曲,也就是反复在影片展开过程中响起的吟唱曲“莫尔德颂歌”(Molde
Canticle)作了强烈的烘托,在影片重要情节的配合展示时,如:男女主角在海边相遇,少年雷纳托与父亲的对话,玛莲娜和丈夫在教堂的邂逅等,都会穿插进主题曲飘逸的女声吟唱,作为影视作品中很独特且很重要的这一类配乐,通过吟唱能为人物的刻画,情绪的渲染和情感的表达起到意想不到的衬托作用,由于没有繁冗曲词,也没有纷絮的乐声,那种缠绵或凄美的吟唱能激起人们心中难以言说的感动,通过生动的情感展示和有序的氛围营造,让观众(听众)刻骨铭心地记住了这部经典的影片!
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曲作者是意大利著名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他的一生曾获奖无数,得到过三届格莱美音乐奖,两次欧洲电影音乐大奖,六次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奖,在推动意大利电影表现手段的进步上和扩展意大利电影音乐风格的创新上,埃尼奥·莫里康内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名字,他更是意大利电影音乐领域的绝对标杆,而为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主题音乐配唱的是挪威歌后西丝尔(Sissel),她的清亮嗓音巧妙地融合了古典的优雅和民谣的激荡,空灵飘逸,隽永悠长,以极尽的安抚力和深刻的穿透力揭示了人性中美丽与丑陋之间的跨越!
在小提琴如泣如诉的旋律中,在西丝尔天籁般嗓音的哼唱伴随下,电影观众和战后一代人及少年雷纳托一起成长,也一起见证了岁月对一个无辜女性所施加的伤害和摧残,这便是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主题音乐吟唱所产生的震撼效应以及被人们誉为“世间最美的吟唱”的意义所在!
注:本篇附贴的图片皆为剧照,下载自网络,谨致感谢!
注:由于博客平台无法配乐,各位如有你兴趣欣赏音乐,
可在QQ音乐或优酷视频里搜索。
2024年元月2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