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培养孩子观察力的妙招

(2012-04-28 16:40:03)
标签:

转载

分类: 文章分享

培养孩子观察力的妙招

范丰梅

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家长应该怎样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呢?下面的案例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被达尔文赞誉为“举世无双的观察家”。法布尔通过对四百余种昆虫作了系统地观察和研究,写下了十大卷的巨著《昆虫记》。而勤于观察是法布尔取得科学成就的第一步。

法布尔良好的观察习惯,得益于父母的严格教育与培养,更离不开开明的父母的支持。在父母的有意引导下,法布尔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科学观察,常常像着了魔似地观察昆虫的活动。一次法布尔在路上发现许多蚂蚁正在协力搬运几只死苍蝇,他就伏在地上,用放大镜全神贯注地观察起来。汗水浸透了衣服,手脚麻木了,也不觉得累,连续观察了4个小时才回家。父母既没有责备,更没有惩罚,如此大度的父母是很少见的。

为了得到某个具体的观察结果,法布尔常常坚持连续几星期甚至几年的观察活动,直到有结果为止。他曾花了整整三年时间,观察雄蚕蛾如何向雌蛾“求婚”的过程。但是,当快要得到结果时,雄蚕娥不巧被一只螳螂吃掉了,结果,他又花了整整三年,才得到完整而准确的观察记录。正是靠了这种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观察,法布尔终于揭开了昆虫世界种种有趣的秘密。

科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观察。伟大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将“观察、观察、再观察”做为他的座右铭。文学大师高尔基也曾说过:“作家应当把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作为他创作的基础。”我们可想而知,观察力是多么重要。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观察不仅仅用视觉,还要用听觉、触觉;观察不仅仅是眼看,还要用鼻子去嗅、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用手去摸。

虽说有眼有耳就能看、能听,但同时接触同样的事物,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在脑子里留下准确、完整、丰富、深刻的印象,而有的孩子却只有支离破碎甚至错误的印象。可见,观察力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需要我们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

孩子的观察力应该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在成人的引导鼓励下逐步发展起来,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呢?

1、从兴趣入手

孩子对自己本身感兴趣的事物容易产生观察的兴趣,并特别喜欢观察活的、动的、颜色鲜艳的物体。家长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让孩子观察身边的一些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小猫、小狗如何玩,小金鱼如何游泳,花园里的鲜花的种类、特点,树叶的形状等。低年级的孩子,可以把观察到的现象告诉爸妈,对高年级的孩子,家长要让孩子把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

2、带着问题去观察

带着问题的观察,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也最见成效。带孩子到美丽的大自然中,提出几个问题让孩子观察,看有哪些发现。比如:春天最先开放的是什么花?这种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几个花瓣?分几层?有没有香味?你见过的哪些花与这种花相似?这种花的叶子有什么特点?等等。让孩子带着问题,通过观察寻找答案,观察的对象、目的明确,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3、教给孩子观察方法

让孩子观察某一现象,一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观察什么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集中注意力观察。二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是从前到后、从后到前、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还是从里到外、从外到里,要事先想好,条理清楚,主次分明的观察才有效。三要指导孩子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应遵循由近而远,由简单而复杂,由局部而整体的方法。引导孩子的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活动: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尝尝、做做,以增强观察效果。

4、写观察记录

年龄小的孩子,还不会用文字写观察日记,家长可以帮孩子采用笔录、音录、画画、填图等多种形式,把观察过程记录下来。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就可以让孩子写简单的观察日记了。

你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敏锐观察力的人吗?那就从现在做起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