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人对孩子的态度会决定他的命运

(2012-02-07 12:22:32)
标签:

亲子关系

孩子

教育

分类: 文章分享

孩子的学习效果都有迹可循,神经、海马回都会因外在因素而改变,“一句负面的话造成的影响力,需要4句正面的话才能抵销。”洪兰认为,没有什么绝对的“天才”,把孩子放对地方,让他把能力发挥出来,就可能变“天才”。

台北市公私立高国中小校长会议以台北市推动“把每个孩子带上来”的理念,邀请洪兰演讲“大脑与学习”,从科学角度来谈教育。

“大脑有可塑性,没有不可教的孩子。”洪兰记得,过去有位母亲带着孩子去求医,医生诊断结果发现孩子罹患重度自闭,医护人员告知这名母亲这孩子恐怕一辈子无法叫妈妈;然而,母亲锲而不舍,每天喂孩子吃饭时叫他张口发出“阿”声时,顺道加上一个“妈”音,几年过去了,这名自闭症孩子终于喊了“妈”,从此开始会讲话。

洪兰点出,许多孩子花很多时间念书,但没有与生理时钟配合,学习效果不佳。黄昏时刻,人体神经接受度较弱,此这时读书效果不明显;最好等孩子吃过晚餐,小睡片刻,神经接受度逐渐回升,学习功效较佳。运动对学习也会加分,因为运动会刺激脑部分泌多巴胺等神经传导物质,对记忆有助益。很多人误以为,孩子睡觉时,可以边放录音教学来学习;其实此时脑波无法接收外界讯息,睡觉时应该安静,“一次专心做一件事就对了!”

“作梦有去芜存菁和温故知新的效果。”洪兰解释,科学家实验发现,作梦时,老鼠的脑波波纹和清醒走迷宫时相近。很多学才艺或技术的人,练习时可能钢琴弹不好或网球打不好,一觉醒来,会发现有明显进步,是因为做梦能将资讯分门别类。

另外,洪兰也提到升学主义下后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实受到大人控制。洪兰的孩子曾读过后段班,当时她发现,教室灯光昏暗会影响学生视力和学习品质,请校长协助,校长却回说,学生又不读书,那么多灯要干嘛?显示大人的态度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中央大学认知心理研究所所长洪兰以科学角度说明

洪兰强调:“这世界因孩子而不一样,而孩子因你而不一样,这就是教育为何如此重要。”

▲中央大学认知心理研究所长洪兰指出,很多人误以为,让孩子听声音入眠可达到学习或潜移默化的成效,其实睡着时脑波无法接受到外界的讯息,她建议,一次只专心做一件事情就好。

(文/黄士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