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的“魂”

(2018-07-28 19:34:12)
标签:

旅游

情感

分类: 旅游
      去济南不知有多少次了,去过大明湖,爬过千佛山,赏过趵突泉,也许趵突泉当时停喷了,也许千佛山不像泰山那样高,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济南不象《老残游记》中描写的那么美,直到前几天,我偶然撩起了济南的面纱,领略了她的魂,真正欣赏了她的美。
       那是盛夏的一天,正好有空闲,走在省政协的南门大街,就信步沿着护城河边走一走。护城河一周修成了环城公园,三三两两的人在休憩。沿南门护城河向东是黑虎泉群。济南号称泉城,仅在济南老城区西起西门、东至青龙桥方圆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着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和五龙潭四大泉群,黑虎泉群为第二大泉群。这四大泉群都属于上升泉,地下水沿石灰岩岩溶裂隙向北径流,受透水性较差的侵入岩阻挡,沿灰岩岩溶裂隙、砾岩裂隙涌出,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泉水。
       向东第一眼泉是汇波泉。汇波泉为在双亭下砌一方池,泉水喷涌时沿河岸怪石砌成的水道流入护城河,池内泉水清澈,青藻漂浮。
http://s6/bmiddle/002ghXFXzy7momycIUR75&690

                                                  汇波泉边休憩的老人
 
http://s4/bmiddle/002ghXFXzy7momEpmHpd3&690

       根据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记载,胤嗣泉在金虎泉三曲小桥南端,碎石砌垒,不规则形,水流入河中。
  
http://s8/bmiddle/002ghXFXzy7momI3iZh07&690

       金虎泉名列金代《名泉碑》,泉池以块石砌垒,呈正方形,边长4米,南由三曲小桥与河岸相连,池上有四面小亭,水溢河中。
  
http://s6/bmiddle/002ghXFXzy7momL9v9zb5&690
  一虎泉周围以自然石堆叠,水从南侧陡壁下洞中涌出。因原有一兽头,误以为虎头,故名之为一虎泉。此处原为缪家花园,也称缪家泉。
       
http://s2/bmiddle/002ghXFXzy7momNqP1na1&690

     五莲泉为自然石堆叠,碧波如镜。泉面比河面标高高出50多厘米,水成瀑布泻入河中。
    
http://s12/bmiddle/002ghXFXzy7momUHlSX0b&690

      琵琶泉,清代著录为济南七十二名泉。池壁以青石砌成,四周石雕栏杆装饰,池底遍布泉眼,喷涌如串珠。池水澄澈如镜,由池北开口处漫石阶溢出,跌落护城河中,与河水相击,声如琵琶,故名。泉东侧有桥如虹,横跨护城河上,名琵琶桥;泉南高阁临风,为清音阁;皆可凭栏俯瞰清泉,聆赏琴韵。

   
http://s6/bmiddle/002ghXFXzy7momXTwDr45&690

http://s14/bmiddle/002ghXFXzy7momYZmmpdd&690

      黑虎泉位于南护城河东端。金、明、清三代均著录为济南七十二名泉。泉水从巨石下一天然洞穴中涌出,穴口下砌以青石,上有奇石垂挂,下有莽石抵波,左右秀石错落,远望其状,宛如猛虎吼天,夜半劲风吹入洞中石罅,巨声回荡,酷似虎啸,故名。晏璧有诗咏之曰:“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洞前为一石砌方池,长13米,宽9米,深2米。其南壁雕兽头三个,洞中泉水通过暗道由兽头巨口喷出,泻如匹练,溅落池中,声若雷鸣。此兽传为龙生九子之一,名虫八虫夏,性喜水 。池内碧波涵荡,澄澈见底,注入护城河内。泉水最大涌量约41000立方米/日。
 
http://s13/bmiddle/002ghXFXzy7mon2fEGoac&690

       玛瑙泉,民国《历城县乡村调查录》有载。池壁以块石垒砌。盛水时,串串水泡由泉底涌出,飘至水面崩裂,涟漪泛荡,映日而成五彩,状如玛瑙,故名。
至游泳池处,过桥到北岸,游人稀少。 
         一直悠哉游哉,直到大明湖东门无路处,方返回解放阁。 
http://s2/bmiddle/002ghXFXzy7monbkuiZ41&690
 解放阁位于原济南旧城城墙东南角,黑虎泉东侧,隔护城河与黑虎泉相望。阁址为1948年济南战役9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济南时的攻城突破口处。后旧城城墙因城市建设而拆除时,济南人民特意在这里的旧城址上,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解放阁,以纪念济南解放。1965年建成10米高的石砌台基, 1985年于台上建阁,1986年9月24日落成。
继续环护城河之旅。 
       
http://s6/bmiddle/002ghXFXzy7monfcmDb85&690

       白石泉位于南护城河北岸、解放阁南侧。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乃乾隆末年疏浚护城河时发现,因泉周遍布白石,故名。泉池呈不规则形,水质甘美如醴。嘉庆二年著名学者桂馥撰文并书写白石泉碑。
http://s6/bmiddle/002ghXFXzy7monhWQxD55&690
       九女泉泉池呈不规则椭圆形,泉水清澈甘洌,由石缝间泻入护城河。相传月明风清之夜,常有九位仙女来此浣纱沐浴,故名。也有一说泉边住有一户人家,有九个女儿,个个俊俏。几种传说都很美丽。
        对波泉在护城河北岸与汇波泉相对而得名。泉池西临一小亭,名“对波泉亭”,凭栏观泉,美哉!
        沿护城河北岸一路向西,只我一人,天热难当。但为了环护城河一周,坚持!
        至趵突泉公园转向北,趵突泉位于趵突泉公园泺源堂前。金、明、清三代均著录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
        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有“温泉”、“瀑流泉”、“槛泉”等名称。“趵突”之名始见载于北宋文学家曾巩《齐州二堂记》。今泉池呈长方形,长30米,宽18米,深2.2米。泉水恒温18,最大涌水量达16.2万立方米/日,是城区涌水量最大的泉。三股泉水从地穴喷涌而出,雪浪腾空,声若雷鸣,其景观奇秀而壮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其“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元代赵孟頫有诗赞之曰:“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趵突腾空”被古人列为历城八景之一。历代雅士如曾巩、苏辙、元好问、张养浩、李攀龙、蒲松龄等多有题咏。清康熙、乾隆皇帝曾先后题字撰诗,刻石立碑。趵突泉水质清洌甘美,相传乾隆皇帝品尝后以为胜过北京玉泉水,封其为“天下第一泉”。泉畔有观澜亭、泺源堂、来鹤桥、蓬山旧迹坊、双御碑等胜景。
        由于时间有限,天下第一泉留待以后再欣赏。
        再至五龙潭公园,五龙潭亦名乌龙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金代著录为济南七十二名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云:“其水(即指泺水)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侧面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原有客亭,唐代称历下亭,乃杜甫陪北海太守李邕宴饮之处。五龙潭之名始载于元代于钦《齐乘》,乃以元初在潭侧建龙祥观,祀五方龙神而得名也。元代散曲大家张养浩《复龙祥观施田记》云:“闻故老言,此唐胡国公秦琼第遗址,一夕雷雨,溃而为渊。”此说久相传沿,今仍存清代所刻秦琼故宅碑,立于公园南门西侧。泉池呈长方形,南北长70米,东西宽35米,水深4米余,涌水量8600—4300立方米/日。潭水澄澈如碧,凫游鱼戏。清乾隆年间,学者周永年、桂馥筑潭西精舍。1965年于潭西精舍旧址重建潭西阁,凭栏可观鱼趣。潭之北、东岸边,皆叠石为假山,陡崖垂绿,曲洞通幽,有亭隐于花木丛中,取《庄子·在宥》“渊默而雷声”句意,名之为“渊默亭”。
       不停留,继续前行。
        终于到了大明湖西侧,由于护城河两侧变成了路,转入大明湖继续行进。
       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我记得。
http://s15/bmiddle/002ghXFXzy7monuzgNU3e&690

          此处取名“听荷”。果然妙哉!第一次见如此高大的荷叶,风吹来荷叶摇摇,你听,多美呀!
                                                       沧浪荷韵
            荷叶摇摇,不知有一妹妹在画你!你在认真作画,不知有路人在欣赏你!
        小沧浪亭为水榭式园林古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因仿苏州沧浪亭而得名。
http://s6/bmiddle/002ghXFXzy7monKCt9375&690
        小沧浪亭三面荷池环绕,一面临湖,为历代文人雅士聚会品茗之处。清代诗人刘凤诰和书法家铁保曾在此留下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传世名对,现镶嵌在铁公祠西门两侧壁上。
http://s2/small/002ghXFXzy7monODxuN01&690                 http://s2/small/002ghXFXzy7monOJNVD91&690
       秋高气爽,天气好时,千佛山倒影可见,这里是观济南八景之一“佛山倒影”的绝佳处。细雨时分,远山近湖,烟雨茫茫,正应了“蒙山雨润”。也正是此情此景,才能有此绝对。
        铁公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纪念明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铁铉而建。铁铉事迹我还是读《明朝那些事》才了解,汗颜!一介书生,铮铮铁骨!敬佩!
                                                 米芾的柳岸春深
http://s10/small/002ghXFXzy7moo61lQR79&690

                                         不得不说的北水门
       从古至今,济南地势都是南高北低,过去南部山区和城内泉群的水毫无节制地宣泄城北,北门内外常遭水患。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52岁的曾巩来到了济南,担任了齐州知州。曾巩据实考察,在北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包括修筑堤堰、疏浚水道、开挖新渠、修建水闸等。
      曾巩对大明湖进行整治时,修筑了一条贯穿大明湖南北的“百花堤”。修成之后,大堤将大明湖分成“西湖”与“东湖”,大堤成了人们从南岸登临北岸北渚亭的路径,常在百花堤上行走的人们亲切地称此堤为“曾堤”。
  大明湖的风景吸引了曾巩,他游大明湖留下了“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的诗句。与曾巩有着同样感受的是大文豪苏轼,苏轼曾两次来到济南,还把齐鲁大地视为“第二故乡”。后来,苏轼出任杭州知州,当时杭州西湖淤塞严重,想到济南的“曾堤”,苏轼决定疏浚西湖,修筑长堤,就是现在的“苏堤”。
       除了北水门、直贯湖面南北的百花堤以外,曾巩还修了大明湖(时名西湖)的北渚亭、湖南岸的百花台,以及环湖东岸、南岸,从州衙迤逦及于湖中洲渚的静化堂、名士轩、芙蓉堂、芍药厅、凝青斋、环波亭、水香亭等,又在趵突泉起建历山堂和泺源堂。并且做了《齐州二堂记》、《齐州北水门记》。
 
http://s15/bmiddle/002ghXFXzy7moofpoZw6e&690
       超然楼始建于元代。据《历城县志》记载,元代学士李泂在泉城济南的大明湖水面亭后建超然楼。此后,明清两代许多名家在此留下诗作。但原楼久已不存。2007年,大明湖扩建工程开工后,寻其旧址,得以重建。2008年8月,重建的超然楼正式开工建设,楼高51.7米,面积达5673平方米,共有7层,站到这里观光,可俯视整个大明湖的风景。
                                                                鹊华烟雨
        济南八景包括锦屏春晓、趵突泉涌、佛山赏菊、鹊华烟雨、汇波晚照、明湖泛舟、白云雪霁、历下秋风。
        正好环护城河一周,原来护城河是因势而修,由于泉水涌出,汇流成河,最后汇成大明湖。一周水系护卫者济南老城,只有在河边的居民,才是老残描写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景象。不是错别字,一说隋炀帝赐柳姓杨,一说杨即是柳。
        原来多年来我一直不知你的美,水就是你的魂,只有在丰水季节,寂静之时,静静的听泉水的诉说,你才真正走近她。
        我很荣幸,偶然的机会走进了你,有些在济南工作学习了几年、甚至十几年还不知道呢,不是吗?

附录
明代,山东按察司企事、诗人晏壁为济南七十二泉各咏诗一首。
 《济南七十二泉诗》序
  〔明〕晏璧
  有此天地,即有此山川。山为地之形势,水为地之脉络,皆扶舆清淑之气所钟,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孟子》曰“源泉混混”,喻道体也。文人才子,适兴而咏歌之者宜哉。且济南为谭子国,附庸于齐。南距泰山百余里。郡东南三十里为龙洞,岩穴外阻,而中?径路,斗折而蛇行。多怪石幽泉,能出云气,作雷雨。泉脉环城内外,凡七十有二:曰趵突、曰玉环、曰珍珠、曰漱玉、曰醴泉、曰甘露、曰金线、曰蜜脂、曰白龙、曰黑虎、曰芙蓉、曰柳絮、曰金沙、曰白公、曰孝感、曰无忧、曰洗钵、曰濯缨……虞舜耕于历山,故济南以历城名邑。有虞舜祠,东坡先生书欧阳文忠公舜泉诗刻于石。予永乐二年,持宪节来济南,休沐之暇,与大夫君子升高眺远。凝眸而挹山色,洗耳以听泉流。绮绾绣错,黛蓄膏?,诚中州之奇观也。抑天造而地设,岂人力所能为哉?昔柳子厚尝记柳、永二州山水,怪造物者不为之于中州,而列于夷狄,使千万年不得一售其技,是固劳而无用于神者。今济南环城不一舍许,而七十二泉献秀呈奇,是造物者为之于中州,使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亦劳而无用于神者。予故取而咏之,惜无柳子之才,足以发扬山水之胜。诗成,济南太守太原杨有溶请锓梓以传,且贺曰:斯泉也,阅古今而不能售,诗而咏之,是泉之遭也。予遂书之,以附郡志云。
  题《七十二泉诗》后序
  〔明〕济南知府杨涣
  孔子曰: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仁者静,知者动。故仁知之君子必有取于山水者焉。夫乐之得于心,而动静各极其妙也。古人之乐山水者,多矣!独唐柳宗元以罪谪永州,后移于柳,虽遭辱,而好为山水之游,凡二州之清胜,无不游焉,无不记述。故历千百年之久,读柳子之文,知二州山水之胜也。夫天下之佳山水多矣,而柳、永二州独藉柳子以名闻,非山水之幸也。予闻济南多佳山水,若岱岳之尊,天下共知之;而七十二泉之胜,或闻其概而未悉。山东佥宪晏公,负能诗之名而乐济南山水之胜,取山东七十二泉次第以咏之。所谓咳唾珠玑,令人隽永不暇置。予忝是邦,用绣诸梓,庶斯泉为不朽云。

  济南七十二泉诗
  趵突泉
  渴马崖前水满川,江心泉迸蕊珠圆。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独称第一泉。
  金线泉
  水纹浮绿影摇金,倒挽银河百尺深。中有锦鱼三十六,碧波荡漾任浮流。
  杜康泉
  甘泉一脉舜祠下,此地千年说杜君。不是重华常嗜酒,几卮聊借解南熏。
  朱公泉
  陶公已泛五湖船,尚有芳名寄此泉。营绕柏窗风日永,济南别有一山川。
  白公泉
  白公当日浚清渠,可灌秋田十顷余。千载齐民沾地利,离离禾黍秀郊墟。
  舜泉
  巍巍舜庙历城南,中有清泉味极甘。流出迎祥仙馆去,汪汪千顷泛波澜。
  濯缨泉
  石罅流泉可濯缨,无斧凿自天成。一清疑挽银河水,应叹沧浪浪得名。
  甘露泉
  盘谷清泉一派长,味甘却似饮天浆。何须沆瀣分仙掌,滴滴斟来透骨凉。
  独孤泉
  天麻山北水盈渠,山水流传姓独孤。药岭茏葱含紫翠,清流岂受俗尘污。
  湛露泉
  泉如湛露味甘香,入三焦齿颊凉。通乐古园饶爽气,厌厌夜饮醉无妨。
  双女泉
  二妃厘降有虞城,城下流泉冽且清。麦垄黍田资润泽,田公击壤乐升平。
  罗姑泉
  阿姑遗迹渺烟萝,嬴得流泉尚姓罗。陵谷变迁无限感,至今于越慕曹娥。
  孝感泉
  齐城孝子格天心,井涌清泉冽且深。跃鲤卧冰非好异,流传胜事到于今。
  玉环泉
  泉脉盘回似玉环,天留胜地在人间。温泉曾被杨妃辱,故引清流到历山。
  南漱玉泉
  南泉漱玉派匡庐,应是云门瀑布余。月照波心清可鉴,岂无湘女解琼琚。
  北漱玉泉
  泉流北涧瀑飞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纤手掬来清彻骨,高人宜尔濯尘缨。
  南珍珠泉
  神林南面有流泉,流出明珠颗颗圆。一脉清冷犹合浦,月明老蚌吐深渊。
  北珍珠泉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
  南甘露泉
  佛顶巍巍青插天,滴来甘露化流泉。南风六月为霖雨,远借恩波溉井田。
  龙门泉
  西望龙门海藏通,香泉一脉透齐东。桃花浪暖春三月,化鹏程九万风。
  白龙泉
  白龙已逐白云飞,鳞甲时时漾绿漪。月白风清天似水,一泓元是化龙池。
  黑虎泉
  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
  黑龙泉
  澄潭万顷碧如油,泉水流来石洞幽。夜半龙归云雾黑,散为膏雨泽齐州。
  鹿跑泉
  泉声清似鹿呦呦,逝者如斯日夜流。灵囿料应非宿昔,蘼芜杜若满沧州。
  芙蓉泉
  华紫翠削芙蓉,山下流泉石涧通。朵朵红妆照清水,秋江寂寞起西风。
 双桃泉
  前度刘郎不再来,泉头几见碧桃开。昨宵忽梦三偷客,满泛瑶池阿母杯。
  柳絮泉
  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泠泠。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
  柳泉
  杏花开遍柳垂丝,柳下清泉漾碧漪。莫折柔条留系马,绿阴深处听黄鹂。
  胡桃泉
  胡桃结实昼偏长,树下清泉带露香。曾过武陵溪上路,落花流水逐渔郎。
  莴苣泉
  泉名莴苣一河清,万事咸由清苦成。寤寐不忘冰蘖操,菜根咬得见高情。
  金沙泉
  白龙泉畔有金沙,清水红莲胜若耶。一脉直通云汉路,岂无仙客泛灵槎。
  白花泉
  石泉流出白花浮,喜傍禅林似虎丘。好悟西来空色意,世间万世等浮沤。
  灰池泉
  黑风翻海撼蓬莱,吹遍昆明几劫灰。欲溯水源穷不尽,流来历下净纤埃。
  登州泉
  文登一脉透谭城,澄彻全无蜃气腥。安得雪堂苏学士,朗吟万竹濯清冷。
  王氏溪亭泉
  鱼池西北水涓涓,王氏溪亭尚翼然。溪上槐阴清昼永,凭栏徙倚听鸣蝉。
  贤清泉
  中州文物重谭城,故以贤清易水名。安得箪瓢颜氏子,秋风来此濯尘缨。
  东皋泉
  金线南泉折向东,犹如江汉远朝宗。方池半亩源流活,难觅鱼龙变化踪。
  清水泉
  灏气浮空秋水清,水天一色月华明。沧浪孺子高歌处,一濯尘缨得此名。
  醴泉
  九成曾刻醴泉名,历下泉如竹叶清。山水之间有真乐,何须留连醉翁亭。
  酒泉
  酒星炯炯映青天,地下方知有酒泉。一酌饮来甘若醴,相逢谁是酒中仙。
  东蜜脂泉
  清泉流出碧涟漪,脉贯东西号蜜脂。说着到头辛苦处,谁知滋味美如饴。
  西蜜脂泉
  西池泉味比东强,何必天寒割蜜房。莫道脂甘能悦口,试将一饮胜天浆。
  洗钵泉
  浅井东边有冽泉,山僧洗钵是何年。泉中流出伊蒲馔,参透三生石上禅。
  香泉
  虞帝祠前春草芳,石池漾漾碧泉香。源头活水恩波远,万顷坡田摆柳黄。
  散水泉
  珠泉东向水萦回,荡漾涟漪去复来。时有濯缨佳客至,方池如鉴绝纤埃。
  明水泉
  清泉一派接银河,宝鉴同明水不波。步绕方池闲顾影,须眉散作百东坡。
  皇华泉
  金线池东涌碧泉,皇华使节耀齐川。圣恩浩荡宽如海,散作甘霖遍八埏。
  无忧泉
  槛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万斛愁。白叟黄童争击壤,春来有事向东畴。
  满井泉
  川流不息井泉盈,明秀亭前脉脉清。应是夜来春雨急,水高三尺小池平。
  浅井泉
  齐城浅井不满尺,一掬能令尘虑消。日暮儿童汲瓶处,芭蕉叶上雨萧萧。
  石湾泉
  石湾池接槛泉南,涌出清流味更甘。旋汲井花烹石鼎,华秋净暮烟涵。
  卧牛泉
  昔闻陶墓有牛眠,今见齐州溢井泉。千载历山遗胜迹,秋风禾黍满虞田。
  龙居泉
  东望扶桑海岱连,澄潭月冷水涓涓。钓竿一拂珊瑚树,惊起潭心龙夜眠。
  马跑泉
  马蹄踏破迸飞泉,流出齐城浅水边。八骏曾闻驰八极,百年几见海成田。
  鱼池泉
  姜家亭畔水涟漪,无数金鳞逐浪吹。只恐桃花春浪暖,龙门一跃化天池。
  知鱼池泉
  谭城浅水似濠梁,有客观鱼慕老庄。无饵无钩闲罢钓,倦眠莎草映斜阳。
  温泉
  太真偏爱浴华清,温润何如历下城。玉韫昆山何借润,不劳薪与煎烹。
  悬珠泉
  泉脉如悬禾米珠,源头活水世间无。洞深恐有骊龙卧,吐出香涎下湖。
  都泉
  遥望中宫廿里余,清泉都汇?山湖。齐城大旱作霖雨,一滴能万物枯。
  浆水泉
  泉流乳窦比琼浆,入口浑疑透骨凉。若比醍醐滋味异,较他马潼更甘香。
  白泉
  槐庭秋水色泓澄,体孕金天玉雪清。月夜看来疑素练,纤尘不染胜瑶琼。
  南煮糠泉
  泉通趵突水琳琅,浊世还能扫秕糠。地位清高隔尘土,琪花瑶草四时芳。
  北煮糠泉
  趵突西隅作石棚,泉名糟粕待煎烹。一掬可清无尘滓,何是当年玷浊名。
  望水泉
  万竹园中景趣幽,双泉一脉望登州。碧梧百尺栖丹凤,雪浪千堆戏白鸥。
  熨斗泉
  泉如熨斗气温温,龙洞分来第一源。欲识坎离交媾意,请参道德五千言。
  染池泉
  柳子当年记染溪,别分一派出东齐。忆从濯锦江边过,风漾晴澜五色迷。
  车泉
  汉家闻有七香车,历下车泉可嘉。金井辘轳声轧轧,夕阳芳草噪寒鸦。
  悬泉
  百尺流泉石上悬,龙归洞口散晴烟。曾从五老观飞瀑,倒挽银河落九天。
  灰泉
  珍泉西北带烟埃,乱石堆中蚀翠苔。何日尘襟净蠲涤,源头寻路觅天台。
  混沙泉
  曾迎宰相筑新堤,泉石清佳似壤西。亦有元戎乘小队,时时问柳到幽栖。
  刘氏泉
  泉名刘氏果何人,千载风流数伯伦。天产酿泉清可掬,松花满泛头春。
  道士泉
  北渚南山碾石涡,寒泉迸涌寺东坡。种桃道士知何处,偏爱灵泉种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初识重庆
后一篇:心中的苏东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