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逆袭Berkeley,GPA排名靠后,GRE无
2022-07-07 18:22:45
标签: 世毕盟 世毕盟教育 世毕盟留学 ggu
基本条件:
本科:华东某985高校 机械工程
TOEFL:105
GRE 无
GPA:开始申请时3.0,后来3.1
实习:汽车公司物流部(比较无关紧要)
科研:三段跟本院教授做的项目
交换经历:一个海外冬季项目
推荐信:两封本院教授推荐信+一封实习领导推荐信
其他背景:两年奖学金,学生会活动若干
申请方向:机械工程,机器人与自动化
申请结果:UC Berkeley MEng,哥大MS
前言
我的申请季开始的很晚,因为出国读书也是临时决定,但是在各项成绩都不突出的情况下,我依然得到了非常理想的结果。非常感谢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加州理工学院博士)给予我的帮助。希望各位开始得稍晚的同学们也不用过于焦虑,我的经历也许可以帮到你们。
GPA:我的GPA是我最大的短板。3.0~3.1应该是申请大部分好学校的门槛,而我只是堪堪企及。但是美国的学校事实上更看重软实力和背景,因此申请者体现出的自身的优秀科研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GPA的不足。我相信我之所以能以如此低的GPA申上UCB这样的学校,是因为我大学时做的三段相对硬核的科研以及在申请文书写作时表达出的对科研的热爱。因此申请美研,GPA不一定会直接判死刑,它只是一个参考标准而已。
TOEFL:托福也曾是一道过不去的坎。我一共考过三次托福,第一次是在大一上完班课考的,只有95+。但是那时也并没有出国的打算。第二次是在大三与大四之间的暑假,没有好好准备,于是考的比第一次还差。最后一次是大四九月份,考前我准备了大约一个月,每天刷一套TPO,不断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词汇量,慢慢适应托福考试的流程和强度,最终成功上岸。我认为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托福是一定需要大量训练来寻找手感的,因为它的题量大,信息量大,很容易造成疲劳。只有适应了这个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软实力背景:
科研一定要硬!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参与感,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团队做出贡献。水科研其实很多牛校都是不认可的。
科研:对于我这样的工科来说,科研经历其实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之前我也说过,科研可以拯救我极低的GPA,足以证明其重要性。我第一次主动去寻找科研机会也是从大三下开始的,这个时间不能算早。我了解到学院有一些导师的项目在招助研,于是就主动去联系了几位导师,向他们说明我的情况以及我对科研机会的向往。于是,最终我还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认真跟着我的导师做了一些很有意义、对我的学习与申请帮助都很大的研究,并且为我赢得了导师的青睐与推荐信。我认为在校内或院内寻找科研机会,最重要的两点就是主动和认真。首先,科研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谁主动去联系导师,谁就能够占到先机,给导师留下你热情积极的第一印象。接着就是认真踏实的工作了。即便科研的内容也许会很枯燥,也许对于本科阶段的同学来说会有些难度,但是一定要以自己百分百的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去完成每一个导师布置的任务,如果有余力的话,甚至可以主动进行一些其他研究。这些都无疑会让导师对你的印象加分,就能更好地要到高质量推荐信,也能丰富自己的简历和PS。同时,世毕盟也会提供很多精彩丰富的科研机会。
课外活动:对于我这样的理工科同学来说,课外活动锦上添花就可,主要是要能体现自己的领导力,这样在申请工作导向的项目时便能占据优势。
为什么选择世毕盟(GGU)?
我是大四上和GGU签约的。因为临时决定出国,当时心里非常焦虑,但是我的培训师非常耐心地为我分析了我的情况,帮助我选校等许多事,在这方面GGU的专业度是毋庸置疑地。同时,我认为培训师+mentor的模式也的确很高效,两位老师各尽所长,能够给我很大的帮助。
文书写作选校:
简历&文书: GGU
Native Expert
Team的润色非常高效及时,往往一天内就能收到回复。在文书写作方面,培训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模板并且理顺了我的逻辑,同时mentor也为我整理了专业方面的术语和表达方式,令我受益匪浅。
选校:关于选校,我非常感谢我的培训师和mentor,他们非常耐心地为我分析了我的情况,并且鼓励我去冲击一些好的学校,比如我最后申请成功的UC
Berkeley。如果没有他们,我一定不可能获得我的dream school的offer。
跑步逆袭Berkeley,GPA排名靠后,GRE无
基本条件:
本科:华东某985高校 机械工程
TOEFL:105
GRE 无
GPA:开始申请时3.0,后来3.1
实习:汽车公司物流部(比较无关紧要)
科研:三段跟本院教授做的项目
交换经历:一个海外冬季项目
推荐信:两封本院教授推荐信+一封实习领导推荐信
其他背景:两年奖学金,学生会活动若干
申请方向:机械工程,机器人与自动化
申请结果:UC Berkeley MEng,哥大MS
前言
我的申请季开始的很晚,因为出国读书也是临时决定,但是在各项成绩都不突出的情况下,我依然得到了非常理想的结果。非常感谢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加州理工学院博士)给予我的帮助。希望各位开始得稍晚的同学们也不用过于焦虑,我的经历也许可以帮到你们。
GPA:我的GPA是我最大的短板。3.0~3.1应该是申请大部分好学校的门槛,而我只是堪堪企及。但是美国的学校事实上更看重软实力和背景,因此申请者体现出的自身的优秀科研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GPA的不足。我相信我之所以能以如此低的GPA申上UCB这样的学校,是因为我大学时做的三段相对硬核的科研以及在申请文书写作时表达出的对科研的热爱。因此申请美研,GPA不一定会直接判死刑,它只是一个参考标准而已。
TOEFL:托福也曾是一道过不去的坎。我一共考过三次托福,第一次是在大一上完班课考的,只有95+。但是那时也并没有出国的打算。第二次是在大三与大四之间的暑假,没有好好准备,于是考的比第一次还差。最后一次是大四九月份,考前我准备了大约一个月,每天刷一套TPO,不断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词汇量,慢慢适应托福考试的流程和强度,最终成功上岸。我认为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托福是一定需要大量训练来寻找手感的,因为它的题量大,信息量大,很容易造成疲劳。只有适应了这个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软实力背景:
科研一定要硬!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参与感,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团队做出贡献。水科研其实很多牛校都是不认可的。
科研:对于我这样的工科来说,科研经历其实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之前我也说过,科研可以拯救我极低的GPA,足以证明其重要性。我第一次主动去寻找科研机会也是从大三下开始的,这个时间不能算早。我了解到学院有一些导师的项目在招助研,于是就主动去联系了几位导师,向他们说明我的情况以及我对科研机会的向往。于是,最终我还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认真跟着我的导师做了一些很有意义、对我的学习与申请帮助都很大的研究,并且为我赢得了导师的青睐与推荐信。我认为在校内或院内寻找科研机会,最重要的两点就是主动和认真。首先,科研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谁主动去联系导师,谁就能够占到先机,给导师留下你热情积极的第一印象。接着就是认真踏实的工作了。即便科研的内容也许会很枯燥,也许对于本科阶段的同学来说会有些难度,但是一定要以自己百分百的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去完成每一个导师布置的任务,如果有余力的话,甚至可以主动进行一些其他研究。这些都无疑会让导师对你的印象加分,就能更好地要到高质量推荐信,也能丰富自己的简历和PS。同时,世毕盟也会提供很多精彩丰富的科研机会。
课外活动:对于我这样的理工科同学来说,课外活动锦上添花就可,主要是要能体现自己的领导力,这样在申请工作导向的项目时便能占据优势。
为什么选择世毕盟(GGU)?
我是大四上和GGU签约的。因为临时决定出国,当时心里非常焦虑,但是我的培训师非常耐心地为我分析了我的情况,帮助我选校等许多事,在这方面GGU的专业度是毋庸置疑地。同时,我认为培训师+mentor的模式也的确很高效,两位老师各尽所长,能够给我很大的帮助。
文书写作选校:
简历&文书: GGU Native Expert Team的润色非常高效及时,往往一天内就能收到回复。在文书写作方面,培训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模板并且理顺了我的逻辑,同时mentor也为我整理了专业方面的术语和表达方式,令我受益匪浅。
选校:关于选校,我非常感谢我的培训师和mentor,他们非常耐心地为我分析了我的情况,并且鼓励我去冲击一些好的学校,比如我最后申请成功的UC Berkeley。如果没有他们,我一定不可能获得我的dream school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