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21位教授轮番面试后,我选普林斯顿大学全奖

2022-07-07 18:13:14
标签: 世毕盟 世毕盟教育 世毕盟留学 ggu

背景介绍:

武汉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TOEFL:116 S29

GRE:156 168 3.5

2022fall收获:

1)普林斯顿大学 全奖博士录取!!

2)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全美排名第一肿瘤中心)

生物医学全奖博士录取!

3)梅奥医学中心(全美医学院排名第一)全奖博士录取!

4)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全奖博士录取!!

我是武汉大学2018级本科生,专业是生物科学,主要申请的是美国的PhD项目,最终接受了普林斯顿的Molecular Biology PhD offer。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申请季里的一些经验!

1

本科阶段怎么联系老师做科研

大家应该都知道,申请PhD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科研经历,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抓住本科的这几年时间,多去参与一些科研。我说的“参与”不是那种为了多凑几个参赛项目、多拿几个奖而去到处蹭队伍,而是真正加入一个实验室并且潜心做一些小课题。

如果想做科研,学校的教授们就是最好的资源,而且很多教授都是在上课的时候跟我们有直接接触的。大家可以在课程上积极一些,多与老师交流互动,如果遇到了方向契合的教授,也可以发邮件去询问对方愿不愿意接受本科生去做科研。态度诚恳一些,列出来自己目前有的知识储备和实验技能,实验室有空位的教授一般是不会拒绝的。如果对方实验室真的没有位置、没有计划收本科生,也不要气馁,在学院的官网上再找找其他感兴趣的导师。但不建议用同样的话,同时发太多个老师。

2

 博士小方向的选择

和上一个问题连起来看,本科科研就是一个特别好的认识自己的机会。大家在上理论课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觉得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结果进了实验室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比如我本来以为自己想做肿瘤,但实在是不想去处理各种小鼠成瘤实验,最后拒绝了最好的癌症中心......也可能本来你觉得自己没什么兴趣的方向,在实验室里一边做一边产生了兴趣。我建议大家还是在本科阶段多多试错,不要一直待在一个实验室,我的话,就是在课题结题的情况下换了四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的方向都不一样,在每个地方都学到了非常多的新东西。而且这也帮我最终决定了读博的方向。

不过呢,虽然决定小方向很重要,我还是建议大家报项目的时候尽量找那种umbrella program,就是类似于“大类招生”的东西。这样的话,你入学之后还有机会在每个领域去轮转,也可以自由选择很多方向的导师。

3

择校

我觉得择校的准则和你的专业、要申请的学位(master/PhD)关系比较大。我个人来说,如果我申请master,会把学校的综合排名、名气看得重一些。但我主要申请的是PhD,而且专业也是那种做研究的基础学科,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被QS、泰晤士、US NEWS各种排名迷惑了......做PhD最重要的是导师,以及学校在这个专业的底蕴和资源,真的和综排关系不大。而且如果你想留在美国工作,他们其实几乎没有“学校歧视”这种东西,主要还是看你在PhD时期接受的训练是什么样的。

如果这里有生物科学有关专业的同学,我要高亮一句:不要只盯着高校!!也看看各种各样的医学中心!比起高校,医学中心更集中于科研,领域和实验室特别多,而且补贴一般也都不错,行业内认可度也很高。

4

 疫情当下,出国做科研有哪些思路

在疫情的大背景里,线上做科研的项目越来越受欢迎了。如果是能够远程工作(生信/CS等等)的同学,参加线上项目也可以(世毕盟也有一些),但一定要和导师多多沟通,而不是拿到课题之后就埋头苦干,最后和导师根本都不熟悉。如果在线上科研中的表现很好,导师也有可能会提供推荐信的。海外老师的推荐信很重要。

如果是像我一样的bench worker,一般有两条路:自己去联系导师,或者关注学校的科研交流项目。自己联系导师的话,就需要去找感兴趣的老师,仔细阅读一些最近的科研方向,然后发邮件去“套磁”,最重要的是加上一句“我是自费”。有些学校也有自己和科研机构合作,办一些科研项目,这种的一般比较互相信任,受疫情影响也会比较小。

5

我的面试经历

PhD几乎都是有面试环节的。我这个申请季总共和21位教授聊过。首先,面试的主要内容就是讲你自己的科研经历,所以你必须要对自己的每段科研滚瓜烂熟,能用英文流畅地介绍,并且要非常有逻辑性(big picture?方法?结果?)。大部分老师还会抓住一些非常细节性的东西,去提问你,目的其实就是看看你到底有没有真的做过这段科研,或者有没有认真思考过遇到的问题。这个部分是最重要的,要好好准备,面试之前也可以抓着mentor练习一下模拟面试。然后就是一些general question。

6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整合一下我在申请季里的感想,如果非要给大家一个总结性的建议的话,就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耐得住PhD的苦吗?是想要一个说出去很响亮的学校名字吗?想要专心做科研?想要拿到一个去业界比较有优势的学位?只有先弄清楚了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才能针对性地去做我刚才提到的所有事情。

为了弄清楚这些事情,自己安静思考是有必要的,但也可以去找领域里的长辈教授们聊一聊,也可以找已经在读的学长学姐们探讨。我觉得世毕盟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能提供一个和我同专业的PhD在读的mentor,这样我有很多在生涯规划上迷茫的问题就能和她讨论,在写文书的时候也能在我的专业部分提意见,帮了很大的忙。

总地来说,申请季的各种选择和努力都很重要,每一步都要认真对待。不过这也只是求学路的开始,希望大家能够去到心仪的项目,并且保持热情地学下去。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