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无,拒绝牛津大学,我的内心毫无波动

2022-06-23 09:15:12
标签: 世毕盟 世毕盟教育 世毕盟留学 ggu

基本背景

重庆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22届毕业生,现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做短期访学。

在过去的五年中,分别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等不同身份在SCI、IEEE会议论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

主要Offer:Oxford Clinical Neuroscience Dphil;UC Berkeley Bioengineering PhD…

申请过程:

得益于自己本科项目的校企联合培养(Co-op)模式的优质资源,大二时,我就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西门子公司实习。也就是这一次的实习经历,让我认识到直接就业对自己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我的志向在于继续深造、直接读博。在大二的时候,我就选择加入了GGU,并开始规划我未来几年该如何度过。几乎同时,我加入了重庆大学的一个实验室做科研,一直做到了大三结束。在实验室,我主要研究解码脑电算法等相关研究。在这期间,我发表了一篇IEEE会议论文。这段经历也同时激发了我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就这样,三年多的申请之路开始了。

到了大四,除了平时的科研和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找暑期科研了。在申请暑期科研时,我参加了世毕盟内部的几场暑研的经验分享会,并且参考世毕盟培训师发的套磁模板,我自己折腾了一份。培训师告诉我,把姿态放低,多找一些方向契合的教授,多发一些套磁邮件才更有机会拿到暑研的机会。甚至有的同学一天发二十封,一直发了一百多封才找到了心仪的暑研offer。一开始我觉得太夸张了点,但没办法只能拼命搜罗各个学校的官网,找教授。事实上,我刚发到二十封左右,就收到EPFL一位研究小组的大牛教授的肯定回答。这件事起码告诉我,机会是有的,只要足够耐心就会收获惊喜。再一次感谢当初世毕盟培训师一步步的教导,现在想想这都是在年复一年的申请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此期间,我以第一作者以及合作者的身份发表了多篇论文,同时拿到了两封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老师的强推推荐信。 

大五了就专心准备申请,不紧不慢,按部就班。得益于自己已经有了一次海外的暑研经验,并且习惯于用英文和教授们交流以及汇报进度,在拿到了几个梦想中的项目的面试后我也并没有很紧张,一切很平稳的就过去了。所以我认为,尤其是博士申请,更重要的是早期的规划,以及中间的努力,到最后就是花开结果的时候了,祝大家都能拿到心仪的offer。同时,我还要感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MIT EECS博士毕业)。整个过程中我觉得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就像是我的战友一样,尤其是在申请季,我经常和他讨论申请的进度,从最开始的简历,文书,到后面的套磁,再到正式申请以及面试,培训师给予了我所有我需要的支持,而且毫不拖沓;mentor虽然比较忙,但能力超强,对文书点石成金。还有世毕盟组织的培训课程,指点方向,解疑答惑,文书润色都让最后的这申请之路清晰不少。

当然申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十几个学校的网页要看,长长的网申要检查,还有最难搞又极重要的PS。写PS真的是让人重新思考自身的过程。它要求你往回看,想想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你对它的热情源自哪里有多深厚,想想你做过的这些科研实习,为什么做,从中到底收获了什么;它还要求你往前看,想想你为什么要出国,希望得到什么,想想今后的职业规划,需要做哪些准备,等等。为了写好PS,不得不停下来,把这些人生难题捋清楚,想明白,但这些思考其实对自己也是有帮助的,这也是我后来惊讶地发现申请过程本身就让人学到很多的一点。

一些建议:

硕士申请和博士申请是两条不同的赛道,这两条不同的赛道看重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努力达到终点的侧重点也略有不同。申请硕士最看重的是三维,即本科在校的GPA、雅思/托福和GRE。申请国外的硕士项目首先三维要高,在校期间参加的公益活动、比赛竞赛、科研项目等经历会是加分项,当然最好还要有企业实习的经历或在学校做科研的经历作为自己的亮点。除此之外,相关研究领域权威老师的推荐信也会锦上添花。但是在博士申请中,最看重的是推荐信和科研经历,以及高水平论文的发表,PhD申请本质上就是一个双向选择,寻找最佳匹配度的过程。在申请的过程中,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教授,也需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以及自己与申请项目的匹配度,来赢得Committee的青睐,而这时候,三维只需要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即可。总结来说,如果想申请硕士项目,就需要保证较高的GPA,尽早考出英语成绩,然后去做实习、做比赛、做科研;如果想要读博士,就尽早加入实验室、积累科研经验,最好有文章发表。

对之后打算申请的同学,我建议尽早做安排。不管申暑研和实习,还是语言考试,都是需要时间的。如果都堆到最后,压力会非常大。另外就是注意“合适”这一点。我感觉国外的学校更有个性一些,相比于你有多么厉害,他们可能同时看重你有多么合适。也就是说在选择项目和书写文书的时候,不仅需要展示自己的能力,还要注意说明自己的经历、未来规划与这个项目的契合之处。只要能够提前想清楚未来的选择方向,按照不同赛道所看重的东西提前准备、尽早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下走就一定能成功。

时间有限,就不在这里说太多了,但是关于申请,从科研到套磁到选校到面试,有太多值得分享的,也感谢世毕盟帮了我很多忙,一直在各种答疑解惑。如果大家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归宿,需要有人指导你的申请,都欢迎加入世毕盟的大家庭。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