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底校默拒后,MIT录取了我

2022-04-11 10:01:37
标签: 世毕盟 世毕盟教育 世毕盟留学 ggu

背景:

交大安泰 金融学

(院内辅修:商务数据科学)

GPA:3.71/4.0

托福:111(S23)

GMAT:720

实习:咨询、行研、top券商投行、bb行投行研究

申请方向:主申金融,泛商科&英美港新混申

目前录取:MIT Master of Finance / LSE Risk and Finance / 哥大SIPA MPA (International Finance) / HKU Global Management / HKU Economics / NTU Finance

申请季基本结束,如今回顾过去半年经历的崩溃/焦虑/失眠,种种情绪似乎都已离我很远。在这里感谢所有在我艰难的申请季中帮助过我的人,也祝愿看到这篇申请总结的大家一切顺利~

一、申请准备

我的申请前期准备从大三寒假签约世毕盟正式开始,到暑假基本结束。半年时间里,从一个托福一战100分、只有一段实习的咸鱼型选手,逐渐成长为背景丰富的申请者,期间也有过无数的纠结、焦虑、失望,找不到实习、满怀信心考标化却越考越低…,曾经很多次怀疑自己,丧失努力的动力。所幸我开始准备得不算太晚、规划性强,外加焦虑体质导致间歇性执行力爆发,尽管半年里有过几次躺平和反复,最终还是在8月顺利完成了全部申请准备工作。

1. 关于标化

我的时间线是大三寒假二战考出托福,大三结束的暑假考出满意的GMAT。我个人认为标化最好尽早去考,申请期间刷标化是非常影响心态的(疫情之下考位紧张,更要早做规划),并且不用一味地追求超高分。

还记得我刚开始准备GMAT时,4月凭借语感几乎裸考考出710分,但之后为了追求750+的高分又考了三次,期间完全走入了学习GMAT的误区,学习各种资料、背SC的规则,把语感硬生生磨没了,导致二战三战越考越低几近崩溃,一直到第四次考出和710基本没区别的720分才决定放过自己。其实高分段的SC题考的都是语义,对很多语感好的同学来说,语感比规则在应对难题时可能要准得多。

2. 关于实习

我的实习似乎是我背景里最有竞争力的一项,但和身边很多同学们相比,我开始实习得比较晚,一直到大三才开始做第一段实习。一年时间里,从咨询PTA到券商行研实习,到top券商投行小黑工,再到bb行投行研究的留用实习生,我逐渐充实背景、构建申请故事线,发现适合我的职业方向。其实不论在什么阶段,找一份合适的实习都是困难的,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多投多尝试,敢于投递一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实习项目,永远不要觉得自己配不上某个岗位(申请学校也是一样)。

从我的经验看,突出的实习经历能帮助申请者在众多类似背景中提升区分度。任何一个top项目都会收到大量相似背景的简历,可能是相同的学校、相同的专业、相似的标化、相差一两分的学习成绩(尽管一两分在学校里可能相差几十名),top金融项目的申请者基本人手一个排名前几的券商实习,但背景相似的学生显然不可能被全部录取。这种情况下,一段有特点、别人没做过的实习,可能就能帮助你顺利与其他竞争者区分开。

3. 关于成绩

大一刚入学时,看多了电视剧里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上。学生会、社团、志愿者、做家教、运营公众号、组织一些莫名其妙自娱自乐的活动,当时的我甚至一直有个疑问——我的同学们不玩这些,平时都在干嘛呢?直到看到惨不忍睹的第一学期成绩单,我才知道原来同学们是有在好好学习的。在那之后,尽管努力想要追赶,排名和学积分每个学期都有提升,三年过去总学积分也就只提高了6分。

申请top项目时,我的成绩是存在劣势的,但好在成绩上升趋势明显,而且有很多金融、BA相关课程都是95+,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招生官对我学习能力、相关学科基础、quant水平…的怀疑。成绩并不是背景的全部,招生官更多关心的是申请者的整个package。希望和我一样GPA不占优势的同学们不要被网上不负责的言论影响,大胆尝试想申请的彩票校!

二、申请季

1.关于规划

我的申请季从9月递交第一个项目申请开始,到1月交完所有申请,再到3月收到MIT的offer算基本结束。因为前期申请不顺+焦虑体质,我最终一共混申了金融、管理、经济、MPA、管科五个方向的18个项目,可以称得上是申请季的反面教材了。如今想来,不同方向的18个项目的文书工作量确实偏大了,所幸我前期对写文书的进度规划得比较早,对申请不拖延,才顺利按时申请完这么多项目并在各个方向都拿到offer。

2. 关于心态

我的申请季期间有过几次崩溃。第一次是6-7月时因为GMAT越考越低,看到网上标化“通分膨胀”后的焦虑和自我怀疑。第二三次是11-12月先后被我心目中top 3的项目之二拒绝的遗憾(这两个项目的申请过程中得到了太多朋友的帮助,又几乎花费了实习以外的所有时间准备面试,感觉辜负了自己和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第四次是今年年初0 offer的情况下被两所保底校之一默拒的绝望。

很少有申请者的申请季是一帆风顺的,重要的是如何在失败中找到问题,调整负面情绪。我的前两封拒信都是面后拒,三场真人面全部失败(尤其是Yale-HEC M2M一轮全球只发了13个面试,拿到面试后录取的概率应该非常高,但我还是面试陪跑了)让我一度非常怀疑我的面试能力,甚至在收到MIT面试邮件时第一反应想要decline。但如今回顾经历过的五场真人面试,我发现我确实在之前失败的三场中有所收获,积累了更多更personal的经验和策略。

三、感谢世毕盟

特别感谢世毕盟,尤其是我的培训师和mentor在我的申请过程中对我的帮助!我的mentor是MIT MFin的学长,是我在刚签约世毕盟时认为强到“不可能有烦恼”的那种人。在选校、写文书、等结果期间,mentor都给了我特别大的帮助,结合对项目的了解和对金融行业的认识提出了很多精妙的文书修改意见,还会在我失去信心时以亲身经历鼓励我,真诚地提供专业建议。我的培训师姐姐也非常负责,回消息特别及时,在我申请季低谷时还主动帮我找可以再补申的保底项目。我几次崩溃后想约meeting调整选校,培训师和mentor都很耐心,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安排好meeting时间。

世毕盟的mock interview也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作为陆本学生,我平时几乎没有和外国人说话的机会,世毕盟的mock可以帮我适应native speaker说话的方式和语速,缓解面试的紧张感。每次mock后,世毕盟的native模拟面试官都会出具详细到不可思议的书面报告,包括我在mock中对每道题目的详细答案和面试官的感受和建议,对后续修改回答、做面试前的冲刺帮助很大。

最后,再次感谢世毕盟和所有在申请上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老师们!祝大家都能收到很棒的offer!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