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这是在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
1.汉语缺少形态变化
与俄语、日语等相比,汉语缺少形态变化。是一种“孤立语”或“词根语”。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是词序和虚词。如:“老师问学生”和“学生问老师”,意义不一样,因为词序不同。“父亲的母亲”与“父亲和母亲”,意义不一样,因为虚词不同。汉语中词的语法功能比较宽泛。汉语的语法规则的强制性相对较小而语言组合的灵活性较大,表达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依靠语感,在阅读中,感悟的意义则更大。汉语的上述特点启示我们,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2.汉语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
现代汉语中包含着大量古代汉语的因素。不必说句法结构的基本格式贯穿古今,也不必说一些基本的词汇活跃始终,单是具体的表达方式就有很多是古汉语表达方式的继承,就连作为现代汉语一般词汇的大量双音词,其词素也基本上是古代汉语的词汇。从这一特点出发,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和古诗文的背诵则是必要的。
3.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的根本特点是字形有意义。从符号的编码系统来说,汉字符号是多码的,它不仅有音码、义码,而且有形码。符号的编码越多,信息量就越大,给人的刺激和联想就越多,同时掌握的难度也越大。汉字的多码性至少决定了两方面的特点:—方面是初学难;另一方面是对于汉语书面语的易解、多解和深解。
汉字的特点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打好汉字这个基础。这个基础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汉字的特点还告诉我们,汉字教学必须坚持音义统—的原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