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席慕容的诗到人与人的关系
(2022-07-26 19:24:57)
标签:
亲情爱情友情真情人际关系 |
分类: 原创 |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风吹过云就散了,影子淡了,阳靠着山倦了,天空暗了;一朵花开得厌了,春天怨了,鸟儿飞得不见了,清晨乱了。长长的发辫散了,青春,
淡了,舞不停的脚倦了,眼神,暗了;两个人厌了,心里怨了,路的尽头不见了,步子乱了。是散了,淡了,是倦了,又暗了,是草儿绿过就算了,是季节变了;谁厌了,怨了,谁不见了,谁又乱了?谁许的诺言不算了,谁和谁的爱情变了?海枯石烂了,地球不转了,主角都换了,情话听惯了。
也有人说这是徐志摩写的,不过我不是想考究这是谁写的诗,而是想籍着这诗的意境回顾感受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聚到散,是什么东西在维系?是亲情?爱情?友情?同事情?道义情?还是真情?其实都不是。
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相遇,都是偶然,而后造化了亲情,爱情,友情等各种真情,缘起偶然,铸造必然的结果。种种关系,又大多终归由浓到淡,由聚到散,也是际遇使然。
亲情是最朴素的,不存在真情不真情之分,亲人之间的关系,好也是亲情,不好也是亲情。
亲情以外的种种关系,追求真情的人,个个都是要求和希望别人对自己真情,不是自己对别人真情,自己或有对别人真情时,就期望别人对自己回报以更真情,否则就认定被辜负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度,不决定于真情和亲情,而决定于现实际遇;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点,因而感触和概叹“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 一见钟情与日久生情都是真情,但都是际遇的产物,别说是真情,即使是亲情,同样会被际遇主宰。
读书的时候,很好很亲密真情如铁的同学,也只是学生时代际遇的关系,毕业后各奔前程,各自成家,各有其忙,联系也会自然而然变稀少,淡忘。如若身份地位差距拉大了,那就更是疏远了。
工作以后的同事,结交的朋友,爱情,友情,恩情,知遇情,也只是偶然际遇,情生情淡情散情灭也是随着境遇变化而变化的必然。你和这个同事朝夕相处,配合默契;你和那个领导有知遇之恩,彼此成就;你帮过某人的大忙,或某人对你有大恩;你遇到了三生有幸的真爱,爱得如胶似漆。这统统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但这都经不起际遇的变化,你最好的那个人或者你去了另一个单位、城市、国家,见面的机会少了,除非刻意的相约聚会,是没有机会和时间的,甚至身份、地位、财富逐步拉开差距,试问还有什么真情会永恒不变?不淡?不散?即使当初如胶似漆真情相爱的人,分隔两地多年后关系反而不如你刚搬家遇到的邻居,同事,新朋友,在新的际遇产生新的真情。相隔万里在异国他乡的父母与子女,也不如日常一起打牌聊天的牌友亲密。
人与人的关系,都是际遇的产物,其变化都是所处环境决定的。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上有联系,仇人也得打交道;同在一个地方生活,比如同小区的业主邻居,单位的同事等,没有感情也会有几分信任,因为共同所处的这个环境、平台拉近了距离背书了信用;长期分开两地的真情,也会走着走着就淡了,散了;环境的分离生分了人与人的关系。很多人概叹世道变了,别人变了,却没有发现,其实自己也变了。共处相同的环境拉近人的感情和关系,环境的分离生分人的感情和关系,时间越长愈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