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2021-06-03 16:14:25)
标签:

明清家具

黄花梨

架几案

谭向东

2013年秋,香港一家著名的拍卖行,拍出一幅传为宋代周纯绘《桐院联吟图》,上有端方的诗堂题记。图中核心位置绘一张硕大的架几案。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暂且不论此画是否到代,仅本着孤证不立的原则,我们不能就此得出架几案始于宋代的结论。但架几案的形制演变,依然有迹可循。与之相近的家具形式,可以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得见。画中某正店前,一小贩摆放商品的案子,显得与众不同。它似乎是两只四足条凳架着一块案板,又像是面下粗硕的穿带连接着外撇的八只腿足。考虑到商贩的流动性较大,常常使用临时性的家具,因此推测其很可能是两只像条凳的架子上,铺设一块案面。我们现在无从得知案子的结构,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侧张开的四足,扩大了受力面,无疑极大程度的提高了稳定性。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无独有偶,辽宁省博物馆藏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也出现了相同的造型。装裱店裱画的案子,与宋代小贩的案子如出一辙,而腿间多了两根横枨。如果说宋代商贩使用的是临时装置,那么明代装裱店里的案,则是常设的固定家具。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活跃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画家杜堇,其《古贤诗意图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中主人公所依的长案,架构简洁明了。 一块玉案面,落在两只带有宽厚底座的长方形墩子上。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相似的案子造型,在明代版画中也常常见到。例如明崇祯刊本西厢记插画《捷报》、明刊方瑞生墨海插画三《张史醉书》、明万历金陵书肆继志斋陈氏刻本题红记插画《霜红写怨》等等。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仇英《乞巧图》(台故还有清代丁关鹏的摹本),案面宽硕,面下须弥座式长方形几,刻卷云为饰,非常写实的展现了明代家具的原貌。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和《乞巧图》中的案,无论是木质还是石质,其形式说明架几案在明代已经出现。

高型几在五代李昪的《货郎图》(故宫藏)已有所体现,宋元时期的高型几更是多种多样。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明代坐像画,自正统四年始,在像主身侧增设高几。正统时期的状元马愉家族画像上,像主人身后高几环伺。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至万历时期,容像身后常置双几,陈设香事,用以彰显像主人身份地位。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高型几的使用在生活中如此普及,可以想象架几案的出现并非难事。

“架几案”一名,未见于史载。经查,首次使用这一名称的是艾克先生。1944年出版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文名称备注中,艾克先生将“有着分开支撑座架(几)的合成搁板桌”,叫做“chia-chi-an”,并附以中文“架几案”(注:EckeCHINESE DOMESTIC FURNITURE1986 LIII)。

据《内务府白本奏销档》记载,嘉庆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内务府大臣禧恩奏报:“花梨木几腿案一张,长七尺,较原请尺寸小三寸八分。铁力木几腿案一张,长七尺,较原请尺寸小三寸二分”。由此可知,清代称架几案为“几腿案”。此名亦极为形象,即“以几为腿”之案。

故宫藏郎世宁绘《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三月赏桃,两根檐柱后隐约可见一张漆成橙红色的架几案,案面一块玉,架几上部设横枨嵌装绦环板,其形依然保留着明式的简约。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清代旗妇吉服坐像,宝座装饰华美,设座垫、靠背和迎手,图案有乾隆时期的风格。身后的架几案在中上部设抽屉,并界出两层空间。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清代画家孙温,耗时36年绘制《红楼梦》全本230幅,现藏旅顺博物馆,其中多幅画面见有架几案。由此可见架几案从明代到清代晚期一直流行。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本场拍品黄花梨团寿纹架几案,案面独板一块玉,案长262.5厘米,宽44.8厘米,高93厘米。案面用材阔绰,包浆莹润光洁;纹理华美生动,有风起云涌之势。边抹光素,只在上下边缘起委角线,与几身周匝的委角相合。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几身呈正方形,在上部及距底足约一尺处各加枨子四根,枨子与腿足结合采用大进小出的榫卯,外露明榫,是较早期的做法。上枨与几面边抹之间打槽装绦环板,绦环铲地浮雕海棠形开光,正中雕团寿纹。四面的绦环看上去完全一致,但实则有一面绦环板是作为屉面,内装暗抽却未加金属拉手,使得整体一致性不被破坏,匠心使然。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两道枨子下四面安牙板,上下轮廓约略不同,饰以变体卷云纹、倒悬塔刹纹及回纹。雕刻刀法圆熟顺畅,线条饱满挺括,铲地匀整利落,制作工艺精到。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架几案案面与几分体,容易散失。加之民国时期唯恐太长的案面难脱手,经常截短,大器改小惨遭破坏。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赏》116号架几书案,就曾被鲁班馆张获福将案面截短约二尺许,如若不然,则与本品的尺寸相近。而本品未遭毒手,得以完整保存至今,实乃幸事。

传世的明清黄花梨架几案,存世不多。经笔者查询资料库数据,现存约19件。其中独板案面有14件,其余5件为攒框镶心板。攒框镶板,北京匠师称之曰“响膛”,其承重及使用寿命,显然弱于独板。

纵观这些存世架几案,几子多简素无纹。有的架几仅12根直材相接,任其空敞,惟过于简单。例如欧洲行家利特尔顿.轩尼诗旧藏的架几案,现归新加坡私人收藏。

第938篇随方制象架几案

有的架几或加顺枨装搁板,或加装圈口、角牙等,若在上下搁板上放置杂物,则显得凌乱不堪。有的在抽屉或搁板之外加卡子花、牙条等等,并无新意反显堆砌。

 

是案则摆脱桎梏,既有明式简约之风,更加踵事增华,使人在视觉上得到满足,无单调之嫌,有隽永之趣,允称经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