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篇艾克《花梨图考》著录的方桌现身香港嘉德

桌子是一家人的生活中心。一个家,可以没有其他的家具,但总会有一张桌子。尤其在寒冷北方的冬天,放在炕上的一张矮桌,就解决了一家人吃饭、孩子学习、女人做家务的一切,甚至待客也在这张桌上。
家具收藏,也不会少了桌子。各种各样的桌子,实用美观而兼具收藏价值。
日子,从一张方桌开始。很多人的收藏,也是从一张方桌开始的。
按照明式家具理论体系,腿足在四角的为桌,腿足缩进的为案。而案形结体中,有种一腿三牙式被称为桌类,尤其是正方形一腿三牙式,没有称为案的。因为案类中,没有正方形。
一腿三牙这一特殊的制式,同其他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样,有着逐渐演变而成的过程。著名收藏鉴赏家张德祥先生认为:一腿三牙是由晋作金元风格的展腿两接式“佛桌”结构,经明中期苏式简约审美时尚需求演化而来,至明末清初形成明式家具经典款式。
从辽金到元代,北方政权逐渐覆盖中国整个疆域,南北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北方这种特有制式的家具也会输导到南方。有明一朝的近三百年间,家具文化的交融与兼收并蓄,形成了璀璨的家具文化和家具造型艺术。一腿三牙方桌,无疑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
一腿三牙方桌为了满足腿足大幅收进的需要,通常桌面边抹会比较宽大。为了视觉上的协调,使边抹看上去同样厚实,常会在边抹下沿加设垛边。
方桌无论在南方或北方,都是很常见的家具,因此很多人会觉得方桌的存世量相当大。实则不然!数据显示除故宫颐和园之外,存世黄花梨方桌不足430例。其中一腿三牙方桌仅24例。
此类方桌若从外侧角牙的形式看,可分为大角牙和小角牙两种。小角牙式腿足缩进不需要过多,可以节省边抹的用料,不用加垛边,也极少采用高拱顶牙罗锅枨。因此这类小角牙式,是一种衍生变体,并非标准制式。如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赏》中的这件:
大角牙式中,有个别采用霸王枨,而不设高拱罗锅枨。如香港研木得宜收藏的一对方桌。
还有的在罗锅枨与牙板之间加设卡子花,如上海博物馆的藏品。
如本拍品这般简素凝练的明式造型者,公私所藏存世黄花梨制品11例。藏者如伦敦阿尔伯特博物馆、前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香港嘉木堂、台湾洪光明、香港罗启妍、北京广汉堂、美国明代家具集团公司等,皆为名家。陈梦家先生旧藏一件一腿三牙方桌,并未交与上海博物馆或湖州博物馆,而是一直在其家人手中。
而本次拍品,是出版于1944年艾克先生的《花梨家具图考》图版54号。
通过对比图录照片和实物腿足及牙板上的木纹,能够证实它们确实是同一件。
方桌宽度为92厘米见方,是名副其实的八仙桌。
其腿足稳健挺拔,造型简约明朗,纹理华美绮丽。罗锅与牙板折弯处的曲线,劲挺刚健,赋予整体壮美的气魄。而外牙上翘出的芽尖,不经意间,露出勃勃生机!这是其他同类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