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明式家具香港大学晏如居黄花梨谭向东 |
明式黄花梨坐具中,杌凳一类由于结构简单,尺寸短小,缺少造型装饰艺术的创作空间,因此常常简素质朴,罕有秾华绮丽、精雕细琢者。
香港晏如居所藏的黄花梨三弯腿罗锅枨方凳一对,牙板及肩部雕琢的草龙和饕餮,形态精美绝伦刀法圆熟犀利,将明式家具华美高贵的艺术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尤为难得的,是罗锅枨两侧与腿足相交处,效法古代建筑上,屋脊两侧的龙形吞脊兽,巧妙地将造型和雕饰艺术糅合在一起。这无疑是古代匠师精熟的制作技艺,与高深的审美修为,所碰撞激荡出的智慧体现,才为后人留下如此精妙的珍贵遗存。

90年代初,美国加州成立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收藏了这样成对的方凳(得自黎氏)。熟悉明式黄花梨家具收藏的爱好者,大多都知道这对方凳的流传史。随着博物馆的解体,这对方凳于96年拍出。去年春天,再次出现在拍卖会上时,被上海行家司先生带回国,算是结束了它们漂泊海外的历程。
每一件艺术古董的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身世。这件残损的方凳,原属北京硬木家具厂。2007年,一位雅昌网友,慧眼识珠得到了它,并去掉了后配的托泥。
按照时间顺序,该方凳第一次出现品相相对完整的,是在1987年的纽约苏富比。可惜凳面也已被改为板面,而面下边抹仍留有编藤的穿孔。

90年代初,美国加州成立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收藏了这样成对的方凳(得自黎氏)。熟悉明式黄花梨家具收藏的爱好者,大多都知道这对方凳的流传史。随着博物馆的解体,这对方凳于96年拍出。去年春天,再次出现在拍卖会上时,被上海行家司先生带回国,算是结束了它们漂泊海外的历程。
柯剔思先生在其95年为博物馆藏品,编著的《古代中国家具》P36-37页,指出这样的黄花梨方凳曾经出现过9只,而其中4只足部缺失。也就是说完整的龙纹方凳,仅有5只存世。就目前的资料查证,包括87年纽约苏富比的一只,以及加州旧藏的一对,再有就是本文开篇所述的这一对。
香港晏如居主人刘柱柏医生,机缘巧合之下,将这对黄花梨龙纹方凳纳入自己的收藏。这也是刘先生25年来,收藏的明式黄花梨家具中,最为重要的藏品之一。
今年的9月7日至11月6日,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将举办《明式生活———晏如居藏明式黄花梨家具展》,并于10月4日召开“国际明式家具研讨会”。这对黄花梨方凳将登台亮相,届时,喜爱明式家具的发烧友们,可以一睹其风采。
备注:2011邦瀚斯一只
保利厦门150503一只待查
前一篇:第863篇 紫檀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