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古桥——万缘桥

标签:
常州古桥武进古桥奔牛镇万缘桥奔牛阻击战 |
分类: 常州古桥 |
http://s5/mw690/7b1d4393gdfa0e4677d74&690
http://s16/mw690/7b1d4393gdfa0e17796bf&690
万缘桥
万缘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奔牛镇东街梢,老孟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花岗岩单孔石拱桥,与大运河并行。全桥长40米,桥拱跨径12.6米,拱顶高10.5米,西坡有台阶28级,东坡有台阶29级。始建年代不详,但至少在宋朝就已经存在。一千年来,它多次重建,最近一次是在清光绪五年(1879)。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孟河曾是奔牛通往孟河镇的区间运河,过往船只繁多,河岸曾设纤道,在距万缘桥西北约2公里的彩虹桥下,还保存着桥下纤道和留在拱沿上的纤痕。
万缘桥的得名源自于一个传说。相传古时有位书法家,他见奔牛镇东街、横街因老孟河阻隔而殊感不便,便决心“化缘”造一座桥。是万户人家化缘来的钱修建的,因此叫万缘桥。当地人还习惯称此桥为万年桥,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为了健康长寿而改的名字。
万缘桥古朴凝重,文化气息浓厚,桥的南侧隐约看到半幅桥联:“雄震双流看帆指毗陵潮回孟渎”。万缘桥东西原来各有庙宇,各自建在两坡的桥面旁。西面叫桥神庙,庙里有几个小菩萨,桥神庙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威灵侯镇万缘桥”,就是说万缘桥受菩萨保护,下联是“圣诞喜逢百花节”,此句包含二种意思:其一为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百花节时桥神庙的香火特别旺;其二为万缘桥的建成正逢农历二月初二桥神庙的百花节,人来人往香火旺。东面是财神庙,很小,每年的九月份,会请上几个戏班子,在街头热闹一阵。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两座小庙早已不见踪影,但是能在桥上修建寺庙,足以见证万缘桥的体量。
在万缘桥北约300米的金牛桥边,有一块武进市委市、市政府于1996年立的的石碑,碑文记载了这段悲壮的史实。
“1937年11月29日下午3时,日军进攻奔牛镇,从前线撤退下来的国民党广西部队某部一连为抗击日军,以老孟河为阵线,在万缘桥上用台凳、家具烧起了火障。双方一直大战到次日凌晨3时,国民党军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全连官兵英勇殉国。”
残存的这对石狮子口中染有红漆,或许是国民党官兵们留下的鲜血,或许是为在这次战斗中英雄殉国的国民官兵哭泣。
http://s1/mw690/7b1d4393gdfa0dc694b60&690
http://s3/mw690/7b1d4393g7cc349af1152&690
http://s3/mw690/7b1d4393gdfa0e3bf66d2&690
万缘桥
http://s12/mw690/7b1d4393gdfa0d5ffd32b&690
http://s5/mw690/7b1d4393gdfa0e44774b4&690
http://s10/mw690/7b1d4393gdfa0e13bed69&690
http://s1/mw690/7b1d4393gdfa0e160aa90&690
http://s15/mw690/7b1d4393gdfa0e25454fe&690
http://s6/mw690/7b1d4393gdfa0e457b125&690
万缘桥的台阶和坡面上的民居
http://s5/mw690/7b1d4393gdfa0e1719d94&690
http://s15/mw690/7b1d4393gdfa1138a2e3e&690
万缘桥上仅存的2只石狮子
http://s8/mw690/7b1d4393gdfa0d6537a47&690
http://s6/mw690/7b1d4393gdfa0d6fd0065&690
http://s7/mw690/7b1d4393gdfa0d8d72c86&690
http://s4/mw690/7b1d4393gdfa0d9415e73&690
http://s10/mw690/7b1d4393gdfa0db10eb89&690
万缘桥上的望柱,现只存下3柱
http://s2/mw690/7b1d4393g7cc34e57f101&690
奔牛阻击战旧址纪念碑
http://s3/mw690/7b1d4393gdfa0e18d9dd2&690
http://s13/mw690/7b1d4393g0bc486b00f7c&690
http://s15/mw690/7b1d4393g0bc4873f1d4e&690
桥面两边的吴王靠及护栏,条条裂缝因设火障而至,见证了国民党广西部队某连英雄抗击日军的悲壮历史
http://s3/mw690/7b1d4393gdfa0d7850782&690
桥面及定心石,当年广西部队就是在此处架设的火障
http://s9/mw690/7b1d4393gdfa0db7b0c38&690
仅存的半幅桥联,这是南面的上联,下联已经毁坏,北面的桥联均被民居遮挡
http://s15/mw690/7b1d4393gdfa0e026946e&690
http://s2/mw690/7b1d4393gdfa0e132ed81&690
桥旁老孟河入京杭大运河处的景观,这种四杆渔网在江南一带很常见,我小时候常用这种渔网捕鱼
http://s11/mw690/7b1d4393gdfa0da4281fa&690
http://s15/mw690/7b1d4393gdfa0e2aa0d2e&690
http://s2/mw690/7b1d4393g7cc349df2c71&690
http://s8/mw690/7b1d4393gdfa0e2d807a7&690
http://s2/mw690/7b1d4393gdfa0e3174d31&690
附:有关奔牛镇及万缘桥的介绍
奔牛镇介绍
在古代,奔牛即是水路要冲,称为奔牛堰。隋唐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孟河的先后拓浚和设闸,水运贯通集镇东西南北,舟楫往来,馆舍林立,驿站酒肆随处可见,茶坊、糟坊、油坊、碾坊、糖坊、酱坊、竹木坊、铁铺、窑业应时而生,商贸交换颇为兴盛,成为名噪江南水乡的商埠。在近代,奔牛系武进西部四乡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商贾聚集,市声若潮,贸易繁荣,在江浙一带颇享盛誉。在现代,奔牛更是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北枕长江,京沪铁路、镇澄公路、312国道、239省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常州奔牛民航机场、沪宁高速公路近在咫尺,江苏省内最大的内河港口—-奔牛港座落境内,
在古代,人们怀念金牛,在镇西运河南筑台纪念,故历来奔牛别号金牛,金牛台,金牛里。据《明统一志》记载: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和大臣萧顺之共登金牛台,但见田野一片白骨横道的凄凉景色,萧道成说:“父王以来,千五百年矣,当复有掩此者乎?”凛然色动,似乎感慨万千。自宋朝以后,已统称奔牛。北宋元佑年间,诗人苏东坡过常州赴杭时,见奔牛闸已废,六月无水。他在《次韵答贾耘老》诗中,曾有“东来六月井无水,卧看古堰横奔牛”的感叹。元末明初,常州著名教育家谢子兰归乡隐居,有《登金牛台》诗:“六龙城西吕城东,谁作高台沚水中。奔牛古堰卧雨虹,野有蔓草牛无踪”。奔牛自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划晋陵西三十六乡置武进以来,一直是安善西乡(简称安西乡)的一个重要集镇。宋时奔牛建坊,列为武进县四大重镇(奔牛,万岁、青城、横林)之一。明代改坊叫厢,至明末清初时,仍系武进县三大重镇(奔牛、阜通、横林)之一。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建置奔牛镇。
至1949年4月武进解放,奔牛单独建镇,成为武进县唯一的县属镇。此后至1984年,奔牛镇虽历经多次行政建制变动,但一直是县属三大镇之一。自1985年3月至1999年11月,奔牛乡和九里乡先后与奔牛镇合并,奔牛镇名称不变。
常州文物信息网
http://www.czwenwu.cn/jxshow.asp?id=222
又回万缘桥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不过,年久失修,这两座庙早已不见踪影。
你是家乡的骄傲,我们永恒的回忆。
常州奔牛镇千年古镇古迹难寻
http://www.yuanlin.com/gujian/Html/Detail/2012-3/14652.html
来源:新华社
奔牛千年古镇已处于无古可言的状态发帖网友李先生今年50岁,奔牛人。他表示,如今奔牛只留存万缘桥、东街、戏观弄等一些老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古建筑、遗迹都消失得很快,如果政府不重视,今后想保护都没得保护了,“如果现在没有资金投入进行开发保护,可以先好好保护起来。”
奔牛镇上的万缘桥,横跨在直通运河的孟渎(老孟河)上,桥上铺满石板,桥栏上还残存着两个栩栩如生的石狮。从桥边的石牌上可以看出,万缘桥始建于宋代,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建,已被列为常州市级文保单位。桥的西侧是横街,与横街相连、紧挨大运河的是东街。横街、东街两侧都是一层或两层的老式古建,部分门窗、楼层都是木质,有的木门头上方还有雕花。
66岁的王阿姨住在东街,据她介绍,这边剩下的老房子基本上都有着70年的历史,“以前这里是镇上顶热闹的地方,街两边都是店铺,运河边上还有码头。”街道以前是青石板路,后来因为通水电开挖,才铺成了水泥路。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有的老房子被居民改建成混凝土建筑,但是整个街道的格局留存基本完好。
调查:现貌已不大能看出是个古镇
据曾编修奔牛镇地方志、目前是“奔牛镇历史文化开发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高平介绍,奔牛被称为千年古镇名副其实。奔牛从汉代得名,在古代是水路要冲,隋唐时有“奔牛闸”,有了闸之后成为商业码头,这里商人聚集、店铺林立。历史上,奔牛是武进的几大重镇之一。历史上,明清佳丽陈圆圆就是奔牛人,春秋时期的知音典故就源自奔牛古运河畔伯牙琴渎。而近现代从奔牛走出的名人也很多,比如著名实业家刘国钧,就是在奔牛白手起家的。
据高平介绍,目前奔牛镇保存较好的古建、历史文化遗迹主要就是万缘桥、东街、中街、戏观弄等。“从历史上看,奔牛是千年古镇,但现实中,从镇区的形象面貌上确实看不出是个古镇。”高平表示,去年奔牛镇就着手进行“历史文化开发规划”,为此镇政府专门成立了“奔牛镇历史文化开发规划领导小组”,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初步的概念性规划,希望能在一定范围内再现运河古镇的风貌。根据初步规划,考虑打造“一线两区三个节点”,即在运河北岸线等地及附近,建成一条全长1.5公里的古街,建造奔牛历史文化展览馆。对于万缘桥、东街等古建保存较好的地方,做到能修旧如旧。
“政府去年做了初步规划,说明政府已经在重视这个问题,我也希望政府能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能将奔牛这个千年古镇利用好、保护好。”高平说。
回应:政府表示会重视古镇规划保护就网友呼吁政府加以保护千年古镇一事,奔牛镇政府一位负责人表示,首先对网友的关注表示感谢,“网友来关心这件事情,我们感到很高兴。”他说,政府目前只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性规划,基于资金筹措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考虑,接下来还有待调研、论证。
“政府肯定会重视这件事情,”这位负责人说,2月28日奔牛镇党委书记施小平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奔牛将瞄准打造“运河古镇、经济强镇、物流重镇、教育名镇、文化大镇”的发展目标,“将运河古镇放在首位,充分说明党委政府已经认识到做好‘古镇’文章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介绍新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