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点干的

(2021-12-18 07:03:41)

今天巢巢去看了专医。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上回巢巢不是写了去做常规的血检尿检吗?血检一切都好,尿检有点小问题。有细菌,但数量还没多到需要吃抗生素灭菌。

巢巢的家庭医生看了报告单,犹豫着要不要开抗生素,最后决定还是不开了,两星期后再验一次尿。巢巢遵医嘱又做了尿检,报告两天后送达家庭医生那里。

家庭医生看着报告,说,"还是有细菌,数量还是跟上回一样。这样吧,我给你推荐信,你去泌尿系统专医那里看看吧 "

这是一个多星期前的发生的事。巢巢回家后给专医那边打了电话,前台说,最早能约到下星期五的早晨九点半,也就是今天。

专医在墨尔本有好几个诊室,巢巢选的是离家最近的那个,在一家私立医院对面。

巢巢提前二十分抵达诊室。

这诊室巢巢来过。从前有三名女生分别负责三个专医的建档、预约、填表、收费。因为疫情减少上班人数,变成一人在前台管理三位专医的病患接待,另外两个估计在家远程工作,三人相互轮班(这是巢巢猜的)。

巢巢把推荐信递给前台,扫了码,又按照接待的要求用消毒液擦了手,然后坐下来等待专医的召唤。诊室里还有三人,有两个是亚裔母子,另一个是中年男性,白人。彼此相隔颇远。

亚裔母子被专医叫到,两人跟着专医进去。后来母子俩看了专医出来开始填表,那个母亲接了个电话,巢巢听见她说福建普通话。想来带着儿子过来是怕听不懂医生说什么,叫儿子当翻译。

白人男性看的是另一位专医,看完也填了表走了。

巢巢又等了一会儿才听到专医喊自己的名字。巢巢跟着专医走进诊室,在专医桌前坐下。

专医是个不到四十岁的男医生,年富力强,很有亲和力。

专医看着报告说,"我先给你开两盒强力抗生素。一天两片,饭后服用。等药吃完了,再做一回尿检。这是尿检单。"

"一般来说,女生偶尔会得尿路感染。"

"可是我没有尿急尿频的现象。"巢巢说。

"有可能是无症状。我再给你开一张B超单,给膀胱做超声波检查。这个呢你尽快做,我圣诞节前收到报告单会看结果。有问题我会给你打电话。没问题就不打了,等你做了尿检后再来。"

"圣诞节期间你不放假吗?"

"除了公共假期,我都上班。"

巢巢那天看家庭医生,那边也只放两星期假,不像以前圣诞期间放很长的假。“大流行病导致哪里都去不了,还不如上班。"在家庭医生那里的Wendy说。

巢巢去药店拿了药。回家后给附近可做B超的I-Med放射室打电话预约。奇怪的是等了很久都没人接电话。本来也可以线上预约,但巢巢更喜欢电话预约,直接。

放射室遍及各个社区,在每个检查单的背面都有一整页I-Med设在各个社区放射室的地址电话。同样,血检尿检也是如此,由一家机构统一设置在各个社区。检查标准一样,没有高低之分。

巢巢换到设在才去的私立医院内的放射室,电话很快有女声应答,约好了下星期一下午。电话那头确定了巢巢没有得过大流行病也没有密接隔离,然后告诉巢巢检查前注意事项,并发了短信。

在澳洲看病就是这样,只要不紧急,都是先看全科医生,即家庭医生。巢巢看的这家家庭医生已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换过。

事实上,小病家庭医生就解决了,需要进一步检查就开检验单。检查报告出来涉及到更专业的领域,家庭医生就会开推荐信去看专医。巢巢看过很多专医,也做过不少手术,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专医术业有专攻,专业精准,不会给模棱两可的回答,该怎样治病就怎样治病。病患与医生之间,存在绝对的信任。

信任来源于标准化流程。一个全科医生要经过八年的学习和医院实习才能拿到行医执照,而专医又要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经验累积才能当上专医。谁都知道要当一名医生有多难,高考成绩要达99.99分才能学医,上学了也未必能学下来,只要是医生就会备受尊敬,想不信任也难。如果家庭医生给推荐的某个专医太忙,预约不上,家庭医生马上可以换一个专医推荐。各个领域的专医就像放射室检验室一样都有一个名单,家庭医生只需从上面找出一个对病患最方便最合适的即可。不用担心此专医不如彼专医。

曾经,巢巢因为左眼视网膜撕裂去医院看过急诊。医院的急诊室为了不被占用过多资源,不是真正性命攸关的大问题,病患就会被初诊护士安排在急诊室干等,很多人等到心焦也等不到一个医生。但真正紧急的,医生会很快处理。就拿巢巢的那回眼睛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诊断安排,一天之内连激光手术都做好了。这个巢巢以前也写过,不再赘述。

澳洲是全民保健医疗,在公立医院手术住院完全免费。但医院会根据疾病程度分成几类,性命攸关的会尽快安排手术,慢性病可能手术会排队等很久。所以很多收入高的都会买私人医疗保险,选择去私立医院手术。

许多全科医生和检查机构会提供Bulk Billing(批量收账)的医疗服务,也就是会直接向政府收取病患的诊费,病患自己不需付款。

巢巢最近的这个问题,自己花了五十几元。其中,二十多一点是药费,三十几元是看专医需要自付的一部分,其余的都是批量收账,由政府直接支付了。

对了,还要补充一句,专医是全民的专医,并不会因为选择了私人医疗保险就能选更好的医生。两者不同仅限于私立医院是收费的,公立医院由政府买单。专医只是去哪个医院做手术而已,没有其他的不同。个人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会被强制要求买私人医疗保险,并支付一定额度(收入的2%)的附加费。这样高收入的人群就不会占用普通民众的医疗资源,并为公共医疗资源提供一定的资金。。

讲点干的

专医的诊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