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片段
(2015-07-08 20:30:01)
小李子走了。
那些已经随风飘散的记忆一点点地聚拢过来,拼出了一张清晰的小李子的脸。
小李子的脸出现的刹那间,我理解了音容笑貌。
鲁迅曾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这样写道:“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
把先生换成小李子,便成了我表达我此时此刻心情的最贴切的话语。
小李子的音容笑貌,还在眼前,而过去一同经历的林林总总,却变得模糊不清了。
三十一年前,昏暗的走道上,十多个新进职员焦急地等待着,小李子笑眯眯地诚恳地对我说,“我问清楚了,搞计划工作,没有风险,没有责任。在银行这样一个诱惑多多的地方,再没有比这个工作更好的了。”
于是,小李子和我都进了计划科,在计划经济的年代。
于是,小李子和我后来都发现,在市场经济的年代,计划真是一项寡淡到只有水没有油的工作。
错了吗?
现在看来,这样的工作对我甚好。沾染了油,人是光亮了,心可能也浊了。
错了吗?
小李子的内心,可能会承认错了。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有油水的地方,对于一个男人,游刃起来更有余地。
之后,我们都选择了深造。
我深造是为了逃离,逃离我不喜欢的工作。
小李子深造,是为了,深造。
深造后的小李子去了哪里?此时的我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还是他的音容笑貌。
只听说小李子后来跟错了领导,错失了升迁的机会,很长的时间里都在郁郁中工作。
小李子,质朴中有些狡黠,真诚中带着卑微,善良中夹杂市侩,一个本真的人,一个谨慎的人,一个唯诺的人,一个不幸的人。
保留在记忆里的与小李子有关的最后一个画面是,我挺着六七个月身孕的肚子,手里拿着最喜欢吃的柿子尽情地吮吸着冰凉厚重的甜汁,小李子惊讶地看着我:“你不知道怀孕的人吃柿子孩子容易掉吗?”吓得我当场放下了手中的柿子。
这么说,深造后的小李子是同我一样进了信贷科?
我和小李子,已经有二十一年未见了。
小李子走了,在二零一五年的七月七日凌晨零点四十分。
小李子死于肺癌,享年54岁。
但小李子他,从 不 抽
烟。
同学们都说,“小李子,一路走好。”
我却想说,“天堂里的小李子肯定敢想敢干,不再谨小慎微。对吧?小李子?”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