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在外,养成了能不求人就不求人的习惯。
凡事大小,自己能做的就做,做不了的就算;能扛的就扛,感觉扛不了的,一觉醒来看到太阳并没有因为我而停留在西边不再升起。顿时大事化小,千斤重的担子,轻了五百。
老朋友的到来,让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有天,我们聊到了小儿子的出生。
我说:“我是剖腹产,需要早早地去医院。那天一早,T把我一送进手术室,我就让T回去了。等T再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过来,我们已经母子平安地在病房迎接他们了。”
老朋友不解:“那为什么不找朋友帮忙看孩子呢?你们可真坚强。”
为什么不找朋友帮忙看孩子?
时至今日事情已经很模糊了。总的来说,让朋友一大早丢下手中要忙的事情或是工作专门为你看孩子,在我们看来有些不妥。即便有朋友应承,我们也会委婉回绝。
老朋友摇头:“那他们都不是真朋友,这么大的事儿轻描淡写地问一句,那肯定不是真心的。”
不置可否。
三个孩子突然齐刷刷地长大,老实说,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女儿已经离开家门独立生活了。小鱼入海,新奇快乐充实,顾不得回头看看身后渐行渐远的岸边。
而两个儿子的独立也就是眼巴前的事,说来就来。
不知道是不是年老的特征,三个孩子小时候绕膝而坐团团依偎的场景时时会浮现在脑海里。
孩子们小时候,忙累并幸福着。那种幸福,和现在的不同。那时的幸福,具体而直接,时不时地就会从手指从脚底一冲到头,瞬间溢满全身。现在的幸福,是抽象的一团,顺着毛孔缓缓地渗进来。感受在那里,却说不清道不明。
若问哪种幸福更幸福些?
这还真不好说,一个阶段一种幸福,不可逆转不能重来,都该体验。
小儿子上星期提出要爬山,理由是我老唠叨小儿子的腿太细了,像两根竹竿。爬山可以让腿变得健壮,所以小儿子要去。
那山,有个称为一千级台阶的山道,我们很久没有爬了。
两个儿子,大冷的天,都穿着白色的短袖T衫,双手插在裤兜里,在我们前面走着。宽宽的骨架,高高的个子,怎么看怎么让跟在后面的他爹他娘欣慰。
太久没爬山,我们几步一喘勉强到顶。
小儿子趁着我们喘气的工夫,上下来回窜了三趟。
结果,小儿子的腿没见粗,我的腿今天一直都在僵硬紧绷酸胀的状态。而T,从早晨就萎靡着。T说,累。
小儿子不管我们累不累,他要求,下星期天继续,并且,爬五趟。
眼见着孩子们越长越大,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少,我想趁着他们还搭理我们的这段宝贵的短暂的时间里,多创造点机会全家一起出去玩玩。
可是,去哪里玩呢?
想来想去,去台湾看看吧。
等我订好了年底的机票,交了钱,人却犯难了:去台湾,看什么?
我通过网络找了两家台湾旅行社,想让他们给我们订个行程。邮件是这样说的:
我和我的全家(先生和三个十五岁以上的孩子)计划在年底某月某日至某月某日从墨尔本去台湾观光,全程十二天,希望能有专业人士帮助我们设计行程和预订旅店。
除了一般的观光和体会台湾小吃美食和温泉外,我还有一些特别的要求,即在台北多呆几天,除了故宫外,我们希望能去朱铭美术馆,台北美术馆,台北的著名画廊等;三个孩子如果有机会的话,能在小巨蛋看一场演出;全家看一场云门舞集。
所有的行程尽可能避开观光团的路线,我们期待更深入些,更有特色些。自由行和出团相结合。
可能的话,请与我联系。谢谢!
想不到的是,两封邮件过去,都是泥牛入海。不是说台湾的旅行社导游很敬业吗?我开始有些怀疑。
求己不如求人,我求大家能为我提供任何可能的台湾攻略,旅行社,导游以及感觉不错的酒店。谢谢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