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的那个拐杖,难得有那么多的朋友猜了它的用途,有很多很接近标准答案了。谢谢大家的参与!
拐杖是牧羊杖。
在广袤的草原上,牧羊人手持牧羊杖,赶着成群的羊儿,遇到有调皮不听话的羊儿想往远处跑,牧羊人手持牧羊杖,往外一伸,用弯头勾住羊儿的脖子,往内一拉,调皮的羊儿乖乖回群。路走得远了,找不着回家的路了,牧羊杖上的指南针会告诉牧羊人回家的方向。
我在《朴素的情感》中大放厥词,说等孩子们长大后我一定要吃素,那是我的理想。可是我发现,我距离我的理想,很悲催的说,还有十万八千里远。
孩子们身不在祖国,不能品尝祖国各式各样的特色美食。在他们的眼里,除了他们的妈妈,我,做的各种家常饭菜,最喜欢的,就是这里普及的广东烧烤了,比如叉烧,比如烧鸭。。。
买外卖,俩儿子最中意的是烧鸭饭,女儿爱戴的是叉烧饭。
那天在山林丹青的博文里看到叉烧很好做,后来又在别处读到烤鸭也不难。上个周末,我赶两只“鸭子”一起上架,把孩子们喜欢的两样菜一并做了。
第一次做,品相还不错。孩子们没有允许继续照相,他们就捷手先吃了。对于两样的做法,我的总结是————
嗯,我先不说总结,说件很糗的事。
我原来住的那个城市,距离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很远很远。在早年物质匮乏期间,关于全聚德,我只有听其名,从不见其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我们举家南迁。
南迁后的一两年,就听家人说,全聚德开分店了。家人的聚会,几次都选在那里。
那年,我带着三个半大的孩子回国。盛情的同学请吃饭,地点就在全聚德。
我虽然没有吃过全聚德的鸭肉,会飞会跑的鸭子还是见过几只的。烤鸭蘸酱裹葱卷饼,这是知道的。可是,关于那头盘的几片据说是最好吃的鸭皮蘸糖的吃法,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欸。
烤鸭上来,同学当然等我先动手。
我坐在那里,不清楚里面的规则。
同学心里会不会笑我老土,我无法判断。
我在同学的指点下,夹了一片鸭皮,蘸了一点白糖,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
天!再没有比烤鸭皮蘸糖更难吃的东东了。。。
一口油,还是甜的。
吃过全聚德的烤鸭之后,我的大儿子就爱上了吃鸭子。
烧鸭在墨尔本很普遍,有中国人开店的地方,基本都可以见到。以后只要让他选择,他的答案无一例外的相同:烧鸭饭。
全聚德在墨尔本也开了分店,我上网查过地址,最终没有去。跑那么远,吃顿烤鸭,我没有那么大的精气神儿。
至于那个总结,
我告诉你,叉烧肉做起来还真是原汁原味的感觉。烤鸭嘛,味道差远了,我不会再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