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

标签:
杂谈 |
老公来到澳洲不久就喜欢上钓鱼。
据说这里的男人十有九钓。REX HUNT 是著名的电视钓鱼节目之一,每周一次。报纸,广播和电视的天气预报每天都要播报潮涨潮落时间,浪有多高,风有多大,鱼讯以及某地有人钓上了多大的一条上记录的什么鱼,等等。通向河,湖,海边的比比皆是的加油站外都竖有广告牌,告诉有鱼饵出售。每一个购物中心里都有一家野外用品商店,钓鱼用具一应俱全。在大一些的市区一定还有鱼具专卖店,并有免费潮表提供。人们喜欢的有船钓,矶钓,沙滩钓,阶堤钓等。
老公以前是旱鸭子,自然不敢船钓,大多是矶钓和沙滩钓。所谓矶钓,就是在外海的岩石上钓鱼,受地域的限制, 能钓的鱼种比起船钓要少,也要小很多。

最容易钓的要算彩衣,青衣和橡皮鱼了,它们在岩石附近觅食,没有季节限制,只要想钓,决不会空手而归。大的彩衣约有两公斤多,四十多厘米长,小的青衣也有近半公斤,二十五厘米左右。彩衣和青衣的肉质鲜美,清蒸非常好吃。
人说渔翁之意不在鱼。老公说钓鱼的真正乐趣就在於不能预测你将钓上来的是什么鱼,只有这样才会有刺激,有愿望,才有喜出望外的惊喜。
SNAPER有说是稠鱼也有叫加吉鱼的,是钓鱼人共同喜欢钓的一个鱼种,它很难钓,非常有斗志,即便是一两公斤的鱼,拉起来也像是在钓七八公斤的大鱼,鱼线收放间有一种与鱼斗,其乐无穷的痛快。在船上经常有人钓上六七公斤的大鱼,但在岸边能钓上三公斤左右的鱼就是很好的记录了。老公的最高记录是一条三公斤半的,至今想想还喜上眉梢呢。一次,老公意外在岩石上捡了一条五公斤多的SNAPER,估计是船钓的人没抓着,被冲到岸边的。老公提着它,远近的人看见了,羡慕不已,个个更积极地忙个不停。
澳洲三文鱼也是钓起来很有意思的鱼。它是一种成群随着涨潮到岸边觅食的鱼。在沙滩和阶堤都可以钓上。当你站在外海沙滩上,面对层层卷起的浪花,任海风撩起的沙打在你的脸上,绑钩,甩饵,放线,收线,拉起一条沉甸甸的澳洲三文鱼,那种感觉只有一个字能形容:棒!然而,澳洲三文鱼的味道更本不能同平时做生鱼片的淡水三文鱼比,肉质粗,还带着海腥味,根本是天上地下,两个级别。
钓鱼是小规模的集体活动,人数以两三个为宜。
老公他们早年痴迷的时候,三四个人约好,带好所有的鱼具,用具,一逢长周末或是节日就跑出去,来回几百上千公里的路,三天就回来了。通常晚上十一二点启程,轮流开车,除了中间加次油,连夜兼程,六七点钟一到目的地随便吃点喝点就开钓,晚上找个自助旅店稍稍休息一下,再根据潮涨潮落的时间继续钓到第三天的下午再往回开,半夜两三点钟到家,洗个澡,睡一觉,又去上班了。


钓鱼是一种运动,也还算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一项活动。不是说车一开到一个地方就可以钓,你必须背上所有的东西,这里面包括鱼饵,鱼钩,铅坠,水,干粮,防蚊药,电筒……再加上几个鱼杆,在岩石沙滩上奔走跳跃上至少几公里的地才可能发现理想的钓点,其中还需要了解潮的动向,月圆月缺。
初生牛犊不怕虎,老公刚开始钓鱼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站在离海很近的地方,也不观察海浪。一次,一个几米高的大浪打来,幸亏老公及时抱住了一块大岩石,才算幸免于难。半月以后,当老公又来此处,看到依旧在水中打转的半根鱼杆,他真是心有余悸。现在知道了,每几个小浪上来后,一定会跟一个大浪,一定要小心。钓上鱼高兴,钓得越多越高兴,可背它们回来的时候就没那么高兴了。曾经有一次那包生生在老公肩膀上勒上两条长长的血印,痛了很久。
老公以为现在的他已经对钓鱼无所谓了,可昨天老张一个电话:“嘿,伙计,好久没去钓鱼了。怎么样?钓鱼去?”老公不加思索:“好啊,什么时候?我奉陪。”
---------------------重复的分界线----------------------
清水,四毛都说过,我现在的文字大大不如从前了。
我也有黔驴技穷的感觉。以前任何事情任何感悟都能化作一篇文字,或好或不好,任由评说。现在不行了,有太多的不想写和太少的感悟。没时间是挡箭牌,没能力才是真实的现状。
老公也有N久没去海边岩石钓鱼了。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没有了热情。他说,钓来钓去就是那么几种鱼,鱼还越来越少了,没劲儿。
没有了绝对新鲜的鱼吃,只好去买冰鲜鱼。冰鲜鱼并不鲜,多数味如嚼蜡。我开始想念钓鱼有鱼吃的那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