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研究证明能使皮肤变白, 减少和抑制黑色素产生的成分非常多, 宣传能美白的商品也是琳琅满目. 可是现在市面上的美白产品, 特别是很多日本品牌推出的贵妇级美白品, 大多数都有一大堆的酒精和非常多的香料. 酒精作为溶剂, 可以使产品的有效成份更加渗透, 带来更强大的效果, 可难免会对皮肤造成刺激,
有着让皮肤更容易造成炎症后色素沉着的风险, 非常不适合想去治痘同时祛痘印,
皮肤敏感又怕刺激的人群.
http://s13/bmiddle/002fDqiBgy6GVTT3hvu9c&690Azelaic Acid (杜鹃花酸/壬二酸), 一个美白, 祛痘为一体的药品" TITLE="处方级 Azelaic Acid (杜鹃花酸/壬二酸), 一个美白, 祛痘为一体的药品" />
杜鹃花酸是一种最近几年比较新起的一种处方药, 在欧洲更为盛行, 它有美白, 消炎, 杀菌, 祛痘, 和抗氧化的效果. 当然我说的是处方级的药品, 而不是某些含刺激成分的产品. 药品杜鹃花酸的主要用途是治疗rosacea(酒渣鼻)和痤疮. 一般市面上的药品级杜鹃花酸为15%-20%, 这浓度在美国是需要处方的, 而在某些欧洲国家不需要, 所以可以在网上购买得到.
杜鹃花酸的美白/去痘印的效果:
杜鹃花酸可以有效阻止黑色素产生. 在20%的杜鹃花酸与4%的对苯二酚(也是处方级浓度)做对比的实验中,
29位有黄褐斑的女性, 15位使用了对苯二酚, 14位使用了杜鹃花酸. 2个月后测试结果显示使用杜鹃花酸的人群黄褐斑测试数据(MASI)要比使用对苯二酚要好. 对苯二酚已经被认可为抑制色素效果最好的成分, 可是杜鹃花酸在此实验中比它更胜一筹!
杜鹃花酸的祛痘效果:
杜鹃花酸有杀菌, 调理角质, 和极好的消炎作用, 对封闭性粉刺和炎症性痤疮都有良好效果, 不像BP, 只有治疗炎症性痤疮效果比较好. 在15% 的杜鹃花酸与5%
BP和 1%
clindamycin (克林霉素,一种抗生素) 的单药治疗的研究中,
71%的痤疮患者在使用杜鹃花酸后痤疮有减少, 对比77%
BP, 和63% 克林霉素. 在另一个1200位痤疮患者的研究中,
93.9%的患者在使用杜鹃花酸平均2个月后痤疮都有减少, 95.7%的患者反应刺激性很低. 确实, 杜鹃花酸的一大好处就是刺激低,
还有它和BP一样,不会使细菌对它产生抗药性. 和维甲酸不同的是, 怀孕期间的妇女可以使用杜鹃花酸
(了解维甲酸请点这).
来说说我本人的使用感:
我使用杜鹃花酸有一段时间了, 白天作为治痘/去痘印的treatment. 刚开始使用时有点刺痒的感觉,
15分钟左右消失. 等到第二个月的时候几乎已经没有刺痒感. 这4个月下来那些囊肿性痤疮造成的黑红痘印淡了很多. 可是对于祛痘效果我不能给予评论, 因为我在这4个月期间有使用其他产品, 比如医生给我新加了的Tazorac. 我觉得根据皮肤的需要,
配合带有niacinamide(烟酰胺)成分的护肤品 (比如皮肤干可以加面霜或者或者精华(hint
hint Olay 小绿瓶)之类的) 可以增加杜鹃花酸的美白与消炎的效果和其稳定性.
有个品牌的杜鹃花酸, 就是和烟酰胺一起配方的, 但是我的医生好像没跟这个品牌有合作关系, 他是和Allergan
(Botox (肉毒杆菌)和Tazorac的总公司) 合作, 所以给我开的是他们的杜鹃花酸.
但是因为它们不出优惠卷, 30克的杜鹃花酸要卖到100美金左右,
所以我直接去网上从欧洲买Skinoren (Bayer出品)的.
我建议大家使用前最好还是先问过医生, 不过杜鹃花酸真的非常温和, 也没多大副作用.
它虽然没有处方药的气势, 但却有超乎OTC药物的益处.
Reference
Farshi
S.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rapeutic effects of 20% azelaic acid and hydroquinone
4% cream in the treatment of melasma. J Cosmet
Dermatol. 2011 Dec;10(4):282-7
Thiboutot
D. Versatility of azelaic acid 15% gel in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acne vulgaris. J
Drugs Dermatol. 2008 Jan;7(1):13-6.
David A. Jones, MD, PhD.
Rosacea,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Azelaic
Acid.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
Azelaic acid. Wikipedia
Fluhr JW, Degitz K. Antibiotics, azelaic acid
and benzoyl peroxide in topical acne therapy. J Dtsch Dermatol Ges.
2010 Mar;8 Suppl 1:S24-3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