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希伯来语跟老北京话有毛关系?

(2014-12-08 09:48:58)
标签:

文化

希伯来语跟老北京话有毛关系?

 

云也退

 

 

在看到那个热帖,讲老北京话里的希伯来语的痕迹之前,我从没听说北京大学有位石旭昊教授。当然了,没听说或是我孤陋,不代表人家身份可疑,但看到帖里的这几句话,我想,我还是就当没听说过的好:

 

“在历史长河中,很多词汇出现了符合与叠加,形成了意思或发音的改变。比如,北京话中‘丫的’,表示你、你们的人称代词,其实希伯来语的发音是Yad,意思完全一样。只是现代北京话中的‘丫的’已经是骂人的话了,这就是历史与时间的扭曲了。”

 

我扫了一眼帝都人民的论坛,显然,这一条是最令人振奋的。不过网民不一定晓得,Yad Vashem,这是以色列最重要的一个纪念建筑“大屠杀纪念馆”的希伯来语名字——以色列人要是知道他们的Yad被“石旭昊教授”同北京人的“丫的”扯在了一起,会设法追踪到他,然后对他实施肉体的扭曲的。

Yad是什么意思,看最权威的希伯来文化网站chabad.org里的解释:yad本意为“手”,而yad vashem一语出自《以赛亚书》,相关的句子通常中译为“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记念,有名号,比有儿女的更美”,yad vashem意为“(被记念的)地和名”,yad引申为“地”;记念的是谁呢?是那些没能按照标准犹太葬礼埋葬的犹太人,或者那些干脆死无归葬之地的犹太人。所以,大屠杀纪念馆选用了Yad Vashem作名字。

所以,用最大的善意揣测,就当是“石教授”在同网民开玩笑吧。

人的口喉能发出的音并不多,鸟啭莺啼,静水流深,雷霆闪电,千百万种动静我们都无法模仿,因此,不同地方、不同人群的不同语言,虽然大相径庭,发生“撞音”的情况却在在皆是。“丫的”可以同yad联系起来,我以前念到vegetable时,觉得这是从中文“饭吃太饱”来的,饭吃得太饱了,正好来点蔬菜——瞧,中文里头也有英语吧?

一般认为江南人学英语比较容易,因为上海和江浙之类的方言里有入声,不用像老北京人吃力地念着“癌勒”、“癌姆”、“癌讷”,给每个辅音都找来一个元音。而且,上海话里有个v音,老北京人却得说“微”。像vacation这种词,上海人一看见就能记住:这不咱上海话么?伐开心,伐开心就去度个假(vacation)呗。

中文里有外文,外文里也含着中文——这说的还不止是Chinglish这种新生的语言现象——因为老外学中文,也得靠发音上偶合。有次看一个对外汉语老师说,“屁滚尿流”一语老外是怎么学的:音译成pig narrow,把猪挤得很狭窄(narrow),那它的屁尿什么的不就都出来了么?啊对了,肯定还有屎。老外听了都很高兴,互相击掌:嘿,我说什么来着?合着中文成语也有从英语里来的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