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刘忠军揭秘3D打印......

(2017-03-17 17:24:33)
标签:

杂谈

​​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mUoGl5EGHiaDIVMo67gI8EBkyiagHice4IKkyDfyBdddIqRHkIsX1SPCIOjzqT3e9H4FmHWtQjvbHC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提起3D打印,本来它跟我们骨科医生或者其他科的医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它完全是一个工业上新的技术,工业上把它叫做“增材制造”,它是一种特殊的工艺。那为什么和我们临床医生发生了联系?

我们医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难题。随着技术的发展,疾病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改进,有些以往不能治疗的疾病已经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但还是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在骨科领域,尤其是在脊柱肿瘤的治疗方面,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脊柱肿瘤被公认为是骨科领域的疑难重症。最初,大家对脊柱肿瘤采取的是放弃的态度,因为这个位置的肿瘤没有办法切除干净,即便做了手术,效果也不会很好。但是,疾病总是要去攻克,我们看到这样的病人总是要去救治,这是医生的职责和使命,所以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脊柱肿瘤的研究。

在2007年前后,金属材料的3D打印问世了。医生的优势是了解疾病,知道这个疾病该怎么治,以及我们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内植物,帮助病人解决问题,但我们不会画图纸,也没有工程学方面的技能。后来,我想了一个土办法,用橡皮泥把我想要的形态捏出来,这样工程师就容易理解了。这种简单直观的方法果然奏效,工程师一看,就理解了。经过几个回合的交流,我们所需要的人工枢椎就被打印了出来。

打印出来我们所需要的形状,同时也打印出我们所需要的微孔。这个内植物不仅可以和病人脊柱的解剖结构相适应,而且能让相应的骨组织和它结合到一起,这样就很完美了。我们后来设计的人工枢椎就考虑到3D打印的这两个优势,既有微孔,也和解剖形态完全契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mUoGl5EGHiaDIVMo67gI8EBiaorEFHuk42t3nJC8K0FAeWW3iaY1GTy7HR5Y5m2Ss6XVzBnXfTHOmJ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mUoGl5EGHiaDIVMo67gI8EBnHBa67mtM94tibVfTI8nbDAL2OOyRfVibgKxibSiaTLGO2dEXZic6GQ2Av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3D打印,不仅可以使有些我们以往治疗不了的疾病获得很好的治疗,还可以完善一些技术,使我们在诊断和治疗上有所改进,提高疗效。

实际上,这个问题和学术也是有联系的。我们在医学领域的学术和研究,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使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2009年到现在,我们通过对3D打印技术的研究发现,不仅仅从临床角度,从基础研究角度,3D打印技术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因为,3D打印出的产品是带微孔的,可实现骨愈合、骨融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mUoGl5EGHiaDIVMo67gI8EBJYzeOX5M4lv8QGugAZ68rr3PWEy4smibj0FyQOjLuag12tBPPHfgWu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骨融合是骨科领域几十年来大家一直致力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3D打印这种内植物和骨头的结合,意味着与以往的结合方式相比,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往的融合是靠我们在局部植骨,在钛网里填充上自体骨(就是取自病人非重要部位的一些结构,一般是从髂骨上取下一些骨质填充到钛网里边);或者就是异体骨,把它填充到内植物里,让它和相邻的骨头实现融合,这是最传统的融合方式。3D打印技术是通过微孔,使内植物本身和相邻的结构融合。这是理念上、技术上的突破,学术价值非常高。

未来,我们还会有一系列的研究:金属孔隙的最佳大小是多大?现在金属孔隙可以实现和骨融合,如果我们在内植物表面做一些改进,让它加上我们已知的、更易促进骨融合的涂层,比如说钙、磷、稀有金属等,是不是可以使骨头长得更快,实现更早期的融合?是不是可以在孔隙中填充上相应治疗药物,比如说治疗骨质疏松、抗肿瘤、抗结核、抗感染的药物等等。

所以,接下来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这些研究不仅能使我们解决现实的临床问题,也能够让临床研究和学术研究大大向前推进。学术意义也非常大。

文 | 北医三院骨科主任  刘忠军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