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请别哭泣在我的墓前,
我不在那儿,
也没有长眠。
我化作千阵清风为你拂面,
我化作晶莹雪花为你装点。
我是金色的眼光洒向稻穗,
我是温润的秋雨滋养心田。
当你在寂静的清晨醒来,
我是那破晓环绕的雨燕。
当夜幕低垂你进入梦乡,
我是守护你的闪闪星光。
请别哭泣在我的目前,
我不在那儿,
也没有远去天边。”
这是书中引读故事提到的一首诗《千风之歌》,没有面对死亡的凄凉,却满是对生命的感悟与向往。这是生命的美好,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他是阳光男孩,是IT精英,是朋友圈中的领头羊,是哥哥,也是儿子。然而,明知前方没有路,却还要前行。
跟小编一起读《死亡如此多情Ⅱ》这本书,听临床医生口述临终事件。


他得病那年27岁,27岁的他笑起来很灿烂,很阳光。
这个阳光男孩是贵州人,一直是爸爸妈妈眼里的乖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他从小学开始就当班长,特别有号召力,一直是他那个群里的领头羊,所以他有个绰号叫“野羚羊”。17岁那年他考入了北京一所著名大学学习计算机,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留在了北京的一家IT公司,很快成了公司骨干,大家口中的IT精英。他酷爱旅游,有一群驴友,他们还有个网站,上面有很多他们旅游的照片,四川,云南,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去西藏看藏羚羊。
他住进医院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只是以为最近公司太忙了,加班太多了,休息休息就好。但他的腿上开始有出血点,牙龈也有出血,还有他高达20万的白细胞,他是搞计算机的,上网一查就什么都清楚了。跟他谈病情时他一直是面无表情的,但可以感受到他想了很多很多,他反复地说着:“怎么会是我呢,我还有很多的事情没做; 弟弟还在念大学,父母亲已经年迈……!”生活有时真是残酷,他还那么年轻,他那么想当个好儿子,好哥哥,好员工,好朋友,那么想去西藏看一眼藏羚羊,还有很多的跟驴友的约定。
他这种类型的白血病预后极差,我们一个化疗打下去,白细胞迅速下降,但14天后,好的细胞还没来得及长起来,坏细胞已经卷土重来了。再换个方案,勉强获得了缓解。移植是他唯一的希望了,他有个弟弟,但HLA配型不合。他的驴友,同学,公司同事知道了这一情况,掀起了一场拯救“野羚羊” 的活动, 150多名志愿者来到他所在的公司,希望能为他捐献造血干细胞;而他的弟弟走进他公司仅仅30分钟,就收到了20万元的捐赠。知道了这些人帮他做的事,他反复嘱咐他弟弟要“知恩必报”,一定要知道恩人的名字,但很多的捐助者始终未告诉他们的姓名。
虽然大家都希望留住这个阳光的野羚羊,但是他没有等到移植,就复发了。这次肿瘤来势汹汹,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年轻的人,在最后阶段会更痛苦,因为他们要和死神纠缠更长的时间。看着他在病床上辗转,他的骨头很痛,他的头也很痛,但他咬着牙坚持着,还安慰弟弟,嘱咐弟弟好好学习,照顾爸妈;有时候疼的厉害了,他学医的弟弟会哭着和我们说,能让他早一点走吗?我们无奈的摇摇头,我们无法把他留下,更不能让他快走,这是我们的悲哀,明知前方没有路,还要前行。
他是微笑着走的,虽然有那么多的遗憾;家人的爱,朋友的爱,但爱在这个时候是如此的无奈,你不得不放弃,这是已经注定了结局。
夜深了,周围一片寂静。我当医生已经19年了,见惯了人世间的种种。有些事,明知道没结局,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做着斗争,跟命运,虽然经常会失败。面对生命,我经常有一种无力的感觉,觉得一切冥冥之中都已经注定,我们只不过是参与了这注定的结局的过程而已。我们只能努力在这过程中让某些注定要来的东西来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让它带给我们的痛轻一些,再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