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写了《诚品进香港》一文,由台北、香港的诚品书店,想到深圳、上海等地的书店,以为“书店售书者的平均文化水平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话说的有点夸张,意思是认真的。文章也作为博客发表,居然被选在新浪首页上,一时好几万读者,很多跟贴评论。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和我有接近的书店感受。当然也有来自书店的回贴,说书店营业员工作辛苦,不能一杆打翻一船人。
此言确是。其实因为我常去书店,对这件事已想来很久,绝非一时戏言。我深知批评容易,工作较难,故在此提几条具体建议:
一,
在各大新华书店和书城里,除经理、营业员外,另设图书管理员的职位,相当于图书馆的管理员,或大学助教,至少中学教师。要求“对口”的“大学文凭”(“对口”者即文学、社会、科学柜面,需中文或其他文科专业毕业,以此类推),这些管理员的薪金应明显高于一般营业员。书店营业员的收入和工作要求,也应高于一般商店的营业员。當然,營业員通過学習考試,也可以变成圖書管理員.
二,
书店、书城的图书分类、摆放、布置、编排等,主要由图书管理员(而非经理或营业员)负责。
三,
书店、书城除按照畅销优先原则摆放图书外,同时应另列一个名家推荐系列。也就是说读者即可看到哪些书畅销,也可看到另一些名家定期推荐的书架。新书也应两种分开。犹如电视电影,有百花奖也有金鸡奖。
四,
各大学除现有的图书馆专业外,应另开图书管理(含网络、电子版图书管理)专业,就业市场广阔,包括全国各种性质的书店、网站和图书馆。
图书管理应该是一门值得尊敬的专业,应有尽可能广博的知识视野和专门的图书类技能,相比之下,现在全国各地到处开花的电视主持人专业,大可精减(仅从就业市场角度而言)。
五,
应办一些读书刊物,专门以书店营业员、管理人员和大众读者为对象,介绍新书、好书,也评论现有各大书店、书城和图书馆的摆放、分类情况。当然也包括对专家推荐的读者反馈。这些刊物,应是书店售书者,从老板到管理员、营业员的必读物,定期考核。
以上建议,还不全面,写来枯燥,却有可行性,仅供书店管理者和读者的参考。深圳作为文化先锋城市,不妨先行一步。
再说一遍,书店售书者的平均文化水平,事关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不开玩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