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龙门石窟

标签:
龙门石窟游记世界文化遗产河南杂谈 |
分类: 中国大地 |

初秋,

龙门石窟刻凿于北魏至北宋的四百年之间,历经灭佛以及二十世纪初期的盗凿盗卖,一度残破。幸赖近半世纪以来的修复重整,保存了石窟20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三千余幅。作品精美,展现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漫步河边,但见两岸山壁上石窟处处, 壮观无比。
近看,大大小小的洞穴里一尊尊石雕的佛像。
石壁上还雕刻了经文与佛教故事。游客就着蜿蜒的阶梯,循石壁而上。木梯整洁不张扬,看得出景区经营的用心。



大型的石窟里,造像更加宏伟精致,有些还上了颜色。庄严美丽,引来不少信徒游客顶礼膜拜。


山壁中,隐藏着泉眼,偶尔可见雕刻着佛像的石壁下方,清泉淙淙,相映成趣。


看到一块石头。暗黑光滑的表面,布满了一朵朵青白色小花的纹路,这就是著名的牡丹石了。牡丹石是一种天然气形成的奇石,主要产在洛阳附近的五龙村。细看,或白或粉绿的花朵散布在黑色的大理石中,状如牡丹,浑然天成。被国际石材界公认为珍稀品种,富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山壁中,隐藏着泉眼,偶尔可见雕刻着佛像的石壁下方,清泉淙淙,相映成趣。


看到一块石头。暗黑光滑的表面,布满了一朵朵青白色小花的纹路,这就是著名的牡丹石了。牡丹石是一种天然气形成的奇石,主要产在洛阳附近的五龙村。细看,或白或粉绿的花朵散布在黑色的大理石中,状如牡丹,浑然天成。被国际石材界公认为珍稀品种,富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看着层层叠叠的石窟,想起千百年前工匠们开凿的艰辛、超凡的技巧与坚定的毅力,心中洋溢着感动与敬意。
风吹雨打、战乱人祸,石窟虽受摧残,至今得以存续,实属大幸。游人如织,除了惊叹赞美,更应保护珍惜,让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前一篇:比利时。布鲁塞尔广场印象
后一篇:沧桑话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