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采风

标签:
马六甲世界文化遗迹城市郑和运河白咖啡 |
分类: 亚洲风情 |
椰子树的叶子在蓝天下缓缓摇曳着热带慵懒的风情。在马来西亚,放眼所及尽是椰子树林的身影。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不一而足。根据官方统计,境内椰子树的种类多达24种。绿色椰子里面的果汁,清甜降火,是用来喝的。黄色的椰果,果汁较少,味涩,不宜饮用,果肉压挤出来的椰浆,广泛的使用于咖喱中,是用来吃的。车窗外那一大片矮小的椰林叫油棕树,则是用来制作椰子油,极富经济价值。
经过绵延不绝的椰林,我们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城市马六甲。马六甲(或译为麻六甲),位于马来半岛南端。从一个滨海的渔港起家,历经苏丹王、葡萄牙、英国、日本的统治,文化古迹多元且丰富。虽然不敌雅加达与新加坡的竞争,一度没落。近年来努力发展观光,在2008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吸引了不少的游客。
运河水,缓缓流。游船上,风景在眼前展开。一栋栋的古老小屋,变身成为咖啡座、礼品店。白墙上,描绘出中国诗词与书法。
珍贵的红树林,是绿色的亮点。树荫下,蜥蜴静静的爬出水面,享受暖暖的阳光。树丛后,赫然发现正在兴建的高楼。生态环境与拼经济展开角力战。
回首马六甲的历史,可谓历尽沧桑。在十四世纪时,这儿是苏丹王统治的国度。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爪哇、印度、阿拉伯、及中国的商船来此停泊与通商,逐渐繁荣。明成祖永乐年间,更是郑和下西洋的大本营,在此兴建了城墙及仓储设施。苏丹王且屡次向明成祖朝贡。十六、七世纪马六甲先后沦为葡萄牙、荷兰的殖民地,十九世纪被荷兰割让给英国。二次世界大战时还一度被日本占领。直到1957年才脱离英国统治,成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
老街的入口高高搭起郑和宝船的牌楼,白色的帆、古色古香的船舱,洋溢着中国风。街旁小店林立,马来土著工艺品店、侨民会所、餐厅、糕饼店,不一而足。
逛累了,找家咖啡店品尝一下马拉西亚著名的白咖啡。白咖啡颜色如同一般的咖啡,并不是白色的。白咖啡豆是将咖啡豆最富有咖啡因的皮剥去,以低温烘培而成。保有咖啡香浓的气息,却含有较低的咖啡因。热天里,啜上一杯冰凉的白咖啡,既美味又解热。
走在历史古迹步道上更能体会马六甲多元的历史背景。红色的楼房建筑群是荷兰统治的记忆。喷水池周围,礼品摊贩与观光三轮车云集。每辆三轮车各有主题装饰,色彩缤纷。有的还装上音响,让乘客点选喜欢的歌曲。眼看一辆响着韩国骑马舞旋律的三轮车过去,古今交错,分外热闹有趣。
斑驳的古城门,是十六世纪时葡萄牙所建,门口陈列着英式大炮,见证那段殖民地的岁月。顺着阶梯而上,是个小小的山头。教堂前、老树下,缅怀遗迹。马六甲海峡历历在望,风景不俗。
回到酒店,躺在床上歇歇脚,眼光瞬间被窗外的景色所吸引。海峡平静安稳的卧在蓝天白云下,水波不兴。暮光下,高楼与绿树被洒上一层若有若无的金粉,优雅美丽。
船坚炮利的征服者早已远去,观光客纷至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