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嘉峪关

标签:
天下第一雄关文化遗产关帝庙戏台滑翔机基地 |
分类: 中国大地 |
嘉峪关上方的天空出奇的蓝。秋阳洒在身上,暖暖的,满心舒畅。
放眼四望,丛山峻岭,城墙迤逦;城楼上旗帜飘飘。
嘉峪关是明长城西端的起点,从兴建至今已经历了六百多年。它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长城关隘,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1987年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建筑分外城、内城、瓮城。城墙上还有专供马匹行进的马道。景区内,可以近距离的看到未经修复的古长城片段。夯实的土墙,斑驳的楼台,静静矗立在蓝天之下,见证岁月沧桑。
枯燥的边陲生活,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于是,有了让将士们祈求膜拜的关帝庙,也有寄情娱乐的戏台。
关帝庙颇具规模。虽然历经风沙的侵蚀与日晒,油漆褪了色,图案不复光鲜,整栋建筑仍然散发着宏伟的气息。抬头仰望“天地正气”,“文武圣神”的匾额,遥想关公的英勇事迹与将士们离乡背井戍守边关的辛劳,让人肃然起敬。
关帝庙对面的戏台,饱经风霜,看起来更加的老旧。漠地里,在光天化日的戏台唱戏、看戏;风吹日晒,尘土飞扬,苦中作乐。不敢思乡,家乡远在千里外。

近看长城,才体会到它的宏伟高大,自己的渺小。黄土堆砌起来的墙面,历经千百年的风吹雨打,触摸起来非常坚硬,犹如铜墙铁壁。从墙底仰望,长城高上青天,是傲视世界的中国建筑。
大板石铺成的地面,经过旅人的践踏与时间的洗礼,平整光滑。车轮行经之处,磨出了凹纹,成为名副其实的岁月的轨迹。
城墙门口有一扇高龄数百年的大铁门。与维修过的厚实墙体相比,显得单薄老旧。门面有明显的撞击印记,显然是用过它的身躯抵挡敌人的战火。拍照留念,聊表敬意。
从地面、城门口、城墙上、都可以捕捉到嘉峪关美丽独特的画面。遥想边陲风光,战争风云。
关口附近是一大片空旷的荒漠,近年来已发展成亚洲最大的滑翔机基地。风萧萧兮,乘着滑翔机在天空俯瞰嘉峪关与大漠,应当另有一番滋味。

关隘不远处有一个叫做第一墩的景点,据说是明长城的第一座烽火台。如今只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土堆,无法想象昔日烽火连天的雄姿。

乘车离去。车窗外是看不尽的山脉与寂寥的荒野。
天下第一雄关渐去渐远,终于在暮色中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