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

分类: 【沐浴书香·且读且思】 |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何召军
http://s15/mw690/002ffgZlzy7pA1ROQjAae&690
随着北师大林崇德教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的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于是,以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被提上日程,这相对于教学目标中的双基、三维,更进一步回答了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让教育回归了原点,是今后教育教学的总方向。而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让核心素养落地就需通过课堂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作为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综合组专家成员的余文森教授,全程参与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将其中的智慧凝结成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为广大一线教师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提供了可操作的抓手,可谓是及时雨。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
通过课堂进行学科教学,就需要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掌握其形成规律,只有了解其形成过程,才能有效剖析课堂任务,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育,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的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在本书中余教授介绍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四大机制。
1.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载体----学科知识
核心素养不能凭空落地,需要一定的载体。而学科知识是学生认识、理解客观世界的途径,是引领、提升、指导学生生活的重要抓手,是激发学生情趣、涵养学生精神品质的重要手段,是启迪学生思维、碰撞学生智慧的重要因子。因此,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就落到学科知识身上了。
2.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路径——学科活动
学科学习实质就是学科活动,当然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而学生学的活动是根本。只有学生参与活动,才会有深刻的体验和感受,才会形成自己的思悟,才会将学科内容内化,进而提升道德修养,指导自己的行动,正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因而学科活动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
3.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条件----学科教师
教师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必须有痴迷和深爱所教学科,能够在学科教学中体会意义、价值、激动、欢乐和幸福,具有较高教学素养的教师;能够深谙教育规律、学生发展成长规律,对学生人格的赏识、对教育、对学生责任感的较高教育素养的教师,才是决定核心素养落地的根本。
4.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保障----学科考评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方向和内容,更是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保障。建立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事关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效果,关乎核心素养能够得到真正落实,学生能够得到成长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关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因此,应该坚持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明确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前提。只有将这些理念镶嵌于教师的大脑中,才能在课堂上让核心素养生根发芽,让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慢慢得到提升。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必须确立的三大基本理念是:
1.基于立德树人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是就教学方向而言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性的实现,让人成为人,人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核心素养的贯彻实施就是为了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让这一目标得到实现就应该紧紧把握这一方向,在课堂中不仅仅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提升学生的精神、思想、思维价值观,为学生的终生着想。
2.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
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的教学是就教学内容而言的。课程意识本质上就是课程观,就是对课程的态度、观点和看法,而课程观又决定教学观,基于课程意识需要教师有课程的高度和视野,以学科为载体教人;学科本质就是学科思维,这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来源。
3.基于学生学习
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是就教学主体而言的。课堂教学的最终还是要回到学生身上去,还是为了发展学生,当然,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必然要求。为此,要真正落实以学定教、实现少教多学、不教之教、教学相长,保证课堂效率,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体系,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三、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是让教学基本理念走向实践的方法和路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根据余教授的论述,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策略有六个: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这六个策略又分别对应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三大基本理念,依次是整体化、情境化、深度化策略对应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的教学理念;活动化、自主化策略对应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理念;意义化策略对应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整部书如一大系统,先是剖析了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再提出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然后提供了对应这些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三大部分浑然一体,有机结合,为我们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提供了范例,让我们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素养新时代有章可循。感谢余教授的倾情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