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2013-08-27 15:20:40)
标签:

场所

发展模式

艺术

意识

文化领域

教育

分类: 【临风听竹·采百花蜜】

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听冯恩洪校长报告有感

文·何召军

课改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发展,不能只盯着学生的分数,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正如教育不是工业,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件,把不同的学生变成同样的,教育应该是农业,教育者应该有农人的意识,根据不同的学生施展不同的教育,因势利导,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用冯恩洪老师的观点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然而现实的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学校以分数论英雄、以升学率论成败的现象,把考试成绩看做学校的生命,当做考核老师的唯一标准,异化了教育的真谛,必将让一部分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不突出而在别的方面优秀的学生,更是让少部分的差生在忍受不愿接受的教育,甚至把学校当成地狱。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差异与本身遗传有关系,智力水平、健康状况不同,在接受教育时就会呈现不同;差异还跟人所受到的资源配置有关(权力、人脉、直系亲属的背景、经济资源),不同的资源占用,让人的发展情况呈现出千差万别。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发展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点不一样,未来发展的条件不同,发展的结果就会不同,水平就不一样。

面对学生间的差异我们教师不能无动于衷,在课上用一样的方式呈现不同的内容、用一样的手段考查不同的学生、用一样的标准要求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班施教就显的十分必要了,对待差生我们就不会有更多的批评了,更多的是理解、是包容。

影响教育的要素有:教育环境、课程结构、教师队伍、学校文化。这些因素中教育环境是基础;课程结构是重点;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关键;学校文化是教育的保障。要提高受教育者的质量,提高受教育者的水平,就需在以上要素上做文章、下功夫。

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在教育环境上就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释放学生的潜能。人是有情感的,特别是成长中的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课堂就要洋溢人性之美。学校是学生积极情感积累的地方,学校要信任学生。教育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感动,学生置身被信任的氛围中便会不好意思做一些违背纪律的事,就会自觉地成长。

在学校文化方面,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我们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是有条件的,只有把知识应用了才会产生力量,我们交给学生知识的目的是运用,是活的知识。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培养,需要锻炼,更重要的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交际能力。而这在学校的文化领域,我们就可以锻炼学生。学校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就要创造先进的学校文化。因为,优秀的文化是对差异有包容性的,包容越大越先进。

学校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还需把学生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我们需要把改变讲授的课堂,这样要么发展教师(教师专业成长慢、发展得慢);要么就改变讲授的模式,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讲授的课堂24小时候学生的接受率只有5%。这就需要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发展学生就要从讲授走向合作,或者实现差异发展,面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发展模式。

学生迟早会走向社会的,实现“以学定教”,按照学生的情况施教,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虽然教育播种在校园里,但受益在社会上。从这个角度说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变革课堂。面向不同的学生,我们的要求要不同,心态要放平,特别是对后进生,相信教育是慢的艺术。

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学生才能够得到发展,潜能才能得到激发,教师才配灵魂的工程师,学校才配育人的场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