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

(2013-05-10 16:05:47)
标签:

道场

何召军

生活状态

课改

起跑线

教育

分类: 【沐浴书香·且读且思】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

——读《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文·何召军

《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郑金洲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中下三篇:课堂教学理念的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支持系统的变革,每篇下各有四章。全书十二章分别详细论述了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统领、大量引用资料加以说明,成为本书的最大特点。这里不去作书评,只谈自己的读后感想。

本书虽然写于课改之时,但对于课改实行了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书中所列举的课堂陋习,仍然可见于而今的课堂;书中所阐述的观点、行为现在我们仍然没有做到;书中所列举的案例,我们也遇到过,可是我们的处理方式却值得商榷。

反观今天的课堂:满堂灌缺互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关注分数忽视情感、题海战术出成绩、压制见成效、注重当前莫问未来等现象比比皆是。

不合时宜的课堂风采依旧,没有紧跟上新课改的步伐,最主要的原因,窃以为就是很多人以教育应试为借口作祟。

学校评价滞后。升学的指挥棒在,升学看分数也使得升学率成为家长判断学校好坏的主要标准,成为学校存在发展的主要根基。在生源竞争激烈的面前,学校不敢怠慢,从分数上考评老师,一旦教学成绩不好,有的甚至一票否,甚至考查班级的标准就是成绩。也就有了单元考、月考、阶段考、“收心”考、竞赛等名目繁多考试形式的出现,各种各样的考试层出不穷,“考考考,还是老师的法宝;分分分,还是学生的命根。”为提高课堂效率,学校也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打造所谓的高效课堂、当堂达标、日日清。教研员们也不遗余力,搞个教学模式让你用,来提高课堂的水平。全国各地新提法屡见不鲜,谁不搞、谁没新词、谁没模式好像就没干工作,没搞教研。老师的常态课、公开课、竞赛课、示范课,那是绝对的不一样,就像演戏一样,变着法使着不同的杀手锏,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学习。

家长推波助澜。家长们更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推波助澜今日之课堂。择校,看成绩;择班,看成绩。他们认为出成绩的就是好老师,于是跟风似的,不惜一切加入择校、择班的行列。一旦成功,便高枕无忧,偶尔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关心的不是孩子的成长,先是学习成绩。君不见,辅导班、特长班掏的是谁的腰包?

老师不敢冒险。面对这些,特别是毕业班的老师们,精力有限,搞课改不敢冒险。一旦教学成绩下滑,就会害的学生要么支择校费、要么学生跟升学无关,只得守着一星期几个有限的45分钟,完成教学知识的任务,让学生记着学的内容就南无阿弥陀佛了。放手给学生,时间不够用了,便惴惴不安。传统的教学观根深蒂固,怎会让课堂焕发生机?

作为老师,要把育人放在首位。不能囿于教学生几年的时间,固守于自己学段的小圈子,要把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样,我们就会积极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既在课堂中贯彻了课改精神,又保住了学生的成绩,做到两全其美。

要打造生命课堂。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状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现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注意激趣、引情、启智、育德,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运用不同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要注重联系生活。课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审视、指导自己;既关注当下生活状态,让学生自信地生活,又注意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让学生积极地追求;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启迪学生,唤醒学生们的潜能,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早已吹响了号角,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时不我待,我们应努力把课堂打造成知识共享、心灵共鸣、情感共生的道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