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成长主题班会(六)】

标签:
根本气氛第一周读书活动目的 |
分类: 【守望者语·我与班级】 |
读书·成长主题班会(六)
http://s8/mw690/7aa3bc53t7be9f8ca06e7&690
文·何召军
寒假四个周,学生的自由时间多了,如果利用好了,可以读几本好书,回来可有好多交流的,同学们也可以相互学习了。
回来后得知,寒假里学生们共读的是语文老师安排的法布尔的《昆虫记》,由于有共同的阅读经历,学生们都熟悉其内容。第一周,就先选了《昆虫记》作为交流的书目。
提前翻阅了各组推荐人写的阅读感悟,发现五组的郭晓敏写的不错,就决定由她先谈,作为引子启发其他同学。郭晓敏读完了自己的阅读所得:本书的大体内容、精彩的片断、自己的感想。之后就是其他同学的精彩发言,由于发言的较多、较集中,随手记下几则:
王晓玲:做个细心的人,善于思考,发现大自然的奥妙;
高贵洁:要探求真相,发现身边的事物;
刘莹: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王梦晓: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
王鑫:这本书启发我们丰富的观察能力,来源于刻苦的努力,来源于认真的学习基础;
陈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发展为志趣,可以为创新打下基础;
王炜清:我们应该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做大自然的朋友;
高瑞欣:这本书给我们启发,给我们发明创造,成为一个小发明家,提供了一个借鉴。
这次点评,发言的同学,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超乎了以往。自然,作为老班的我,也是高兴,但大脑也在旋转,为什么呢?学生们熟悉的,了解的才有话可说,才有话敢说,底气才足、信心才强。“胸中有丘壑”、“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想到这,难免不责怪自己,主题班会漏洞太多,随时都会遇到难题。好在,亡羊补牢,犹未晚矣。随着班会的进展,好的想法、好的形式随时也涌现,脑袋有时也蛮灵活的,让读书活动尽善尽美,也是值得庆幸的。
这也给我一个启发,提前告知学生下一周要介绍的书籍,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弥补介绍的不足。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话题,也会有较多的感悟,参与的几率自然也会多,想发言的同学也有提前的准备,还能让没看的同学,早了解书中的内容。不像以前那样,有的同学由于听的时候,感触少而找不到想说的话,也就没有了表现的机会。
贪多嚼不烂,每一次共话一本书就不少,重在感悟、启迪,提高书中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及具有的精神,给学生的做人、做事产生的影响,及对以后的学习、生活的启示,而不在于对书籍的浅显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读书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契机,一方面缓解影响学生紧张的学习气氛,另一方面就是要让学生从书本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修养,正如思想品德要求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树德、立人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