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之责任】

(2013-03-03 20:29:48)
标签:

当事

纪律

职业

信心

单亲家庭

分类: 【只眼凡尘·影视短评】

老师之责任

——观《放牛班的春天》

文·何召军

池塘之地,地狱般的地方。暴戾、冷酷是哈森校长的治校之法,找不到肇事者,全体受连坐,不再有娱乐活动;学生捣蛋、起哄,恶作剧,与老师是敌对之人;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是老师管理学生的手段;学生违反纪律就会遭到禁闭,体罚随处可见。

老师惩罚学生,遭受到学生的报复,不敢吱声;师生关系紧张,让人感到压抑,窒息。乱,是这里的写照。

然而没有压迫就没有反抗,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学生的管理也是如此。毛驴般的学生,越是压抑也是反抗。布鲁诺曾说“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在这种情景中,马修老师出现了。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第一节课,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梦想,然而孩子都是有梦的,而且绚丽多彩。马修老师受到震撼,虽然是这种环境,孩子们心底的希望之火还没有熄灭,他始终想着要为学生做点什么。

马修教育学生颇具耐心。皮埃尔,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终在马修的耐心下,恢复了正常,最终成为了一名著名的音乐家;蒙东,合唱团的唯一男中音,拿走学校的10万法郎,为保护他而不告诉校长,被校长打了一顿又被警察带走后对马修的一笑,说明马修对他的转化发挥了作用。

马修教育学生更是有爱心的。没有煤,用柴给孩子们烧热水洗澡;被解雇时,还带走了天天盼星期六的派皮诺。他的爱心更体现他对待学生的态度,方式上,他用饱含爱心音乐,唤起了孩子们生活的信心;马修老师对孩子尊重,点燃了孩子们希望的火炬。他们变的活泼、开朗,连无情的校长也似乎受到了感染;马克森斯大叔的归来,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校园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和谐而充满了活力。这,归功于马修的努力,不放弃。

伯爵夫人的到来,给予马修教育方式的肯定。宽容后的感激,更弥足珍贵,给师生双方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放牛班里这些放任的学生,遇到了马修老师,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灵魂得到了洗礼,回归了孩子独有的生活状态,坚冰得到了融合,春天真正的到来。这源于马修老师的施教,源于他教育方式的艺术,源于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源于他把教育当作了自己的事业。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刚刚看到了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今天上班了,明天还得上,这是职业;今天上班了,明天还想上,这是事业。把教育当职业还是当事业,这是教师从教的态度,这种态度会决定教师的教育方式,决定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当然也会决定学生的前途甚至命运。

教育的机密在于唤醒、激励。教师从事的是良心活,容不得半点马虎。做好自己的工作,善莫大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