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宋庆龄故居
什刹海(前海与后海)是北京市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城区,毗邻北京城中轴线。一方水域美不胜收,一本历史大书内涵厚重,令人爱不释卷。



环绕着什刹海,可谓名胜古迹众多,历史人文荟萃。这一带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等等,四季风光不同,每每来走一走,游一游,真的是收获丰富,感悟良多。




今天,请你随同我再走一遍这里吧,从鼓楼下车,向西穿过闻名遐迩的老北京风情满满的烟袋斜街,穿出去,便一脉波光映眼明——著名的银锭桥到啦。



这便是银锭桥。银锭桥乃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横跨于连接前海与后海的细脖处,长12米、宽7米、高8米、跨径5米,桥体上有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因其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银锭桥被誉为燕京小八景之一,过去站在银锭桥上可遥望西山,所以此景名为“银锭观山”。





走下银锭桥,顺长长的后海北沿款款漫步前行,一路实乃画卷渐展,身右侧是一连串的京味老胡同老民宅,间或见有曾经的王府官邸不时呈现;身左边但见碧波涟漪浓淡深浅步步吟哦,依依垂柳姿态万千百般缱绻,游人不由得左顾右盼,目不暇接,神釆飞之扬之……



这里就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的宋庆龄故居,宋庆龄同志自1963年4月乔迁于此,一直工作、学习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此故居于1982年5月29日起对外开放。

一走进宋庆龄故居大院内,身左侧紧倚大门内便是一座人造土石假山,微微仰望,只见葳蕤绿丛簇拥之中,山石浑然秀雅,嶙峋与峻拔之石之树相映成趣,高处清晰凸显出红柱彩檐之屋宇。这便是南山东侧的箑亭。

说起宋庆龄故居的历史,的确堪称大半部清代史了。其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乃是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到了乾隆年间则成为和珅之别院;嘉庆年间是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再往后则成为光绪皇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的府邸花园;至清末又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亦即摄政王府花园。真真个逝水东流,白云苍狗,流水的主人,永立的大府邸呀!慨叹!慨叹!
宋庆龄故居原为清代四大王府花园之一,庭院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土山内侧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绕园一周。其中南湖为较大的一处水面。一路廊榭石桥,荫藤缭绕,飞流碧泉,画彩叠艳。

从宋庆龄汉白玉雕像前左转,便见到了她当年工作、生活了多年的二层住宅楼。


面向二层住宅楼沿建筑物左转,视野顿觉阔亮,好一大片绿毯般的草坪铺展开来,其边缘处矗立着的整座二层楼映入眼帘。此时正值夏秋之交,北京最美最好的季节悄然拉开序幕,哈,看这幅画面的色彩之层次感,多么令人心醉呀!深深浅浅的绿,红红褐褐的宅,湛蓝湛蓝的天空,若隐若现的云缕……


宋庆龄的卧室兼工作室,雅洁,清爽,舒适而弥漫着浓郁的知性与文化气息。
出了二层住宅楼的大门,沿身右侧的一涧流泉缓步往故居大院正门方向徘徊,身左一直是碧水浓荫,曲折逶迤,身右凸起一座大不的土石山岗,拾级而上,便到了听雨屋。
你一定记得我前面说到过,这座府邸最早曾是康熙年代大学士纳兰明珠的住宅,这位大学士之子就是名满天下的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三百多年以前多情才子在这里生活时吟诗立言,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佳词美篇。

《秋水·听雨》
谁道破愁须仗酒,酒醒后,心翻醉。正香销翠被,隔帘惊听,那又是、点点丝丝和泪。忆剪烛幽窗小憩,娇梦垂成,频唤觉一眶秋水。
依旧乱蛩声里,短檠明灭,怎教人睡。想几年踪迹,过头风浪,只消受、一段横波花底。向拥髻灯前提起。甚日还来,同领略、夜雨空阶滋味。



参观游览了宋庆龄故居之后,你一定跟我一样思绪翩然,感受多多。那么,请记住吧:1981年,宋庆龄故居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15日,宋庆龄故居被评为北京市第二批“红色旅游景区”;2017年12月,宋庆龄故居被评为中国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19年9月,宋庆龄故居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次丰富激情的巡礼,让我们的生命与情感增添了些感动与色彩,回荡出诗的神韵歌的旋律!

前一篇:恭王府花园:蝠池蝠楼福满园
后一篇:北京老舍故居札记

加载中…